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4月21日> 总第1115期 > 21 > 新闻内容
我们吃的油超标了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日前,由健康时报社主办的“油腻与健康”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聚焦于油腻的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邀请了国内营养和心血管方面的权威专家来为公众的健康出谋划策。

  受访专家:

  翟凤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

  霍军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王玉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   中国人吃的有多油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翟凤英在会上报出了一组数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人每天人均食用油摄入量为40~50克,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30克的上限;肉类的标准是人均每天50~75克,而城市居民每天平均得吃上180克,两个指标都远远地超过了身体正常的需要。说白了,我们吃油吃肉全超标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目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现状,意味着生活条件较好地区的人们吃进嘴里的脂肪要比平均值高得多。

  脂肪不能超过总能量的1/3 油脂主要由脂肪酸构成,是我们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很多维生素和人体必需功能物质的摄入载体,不通过油脂这些物质吃不到我们嘴里,也吸收不了。但是油脂虽好,可不要贪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脂肪应该只占一天总供能食物的30%以内,超过这个标准,那么您吃得就油腻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霍军生说。

  吃得太油腻,饱了口福却伤了身体,肥胖率开始直线上升。一胖百病生,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的高发与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可中国人重视吃,对饭菜的口味要求高,高温烹调下,油脂的香味最激发食欲,因而含油脂丰富的食材、需要大量用油的烹调方式非常受欢迎,舌尖上的中国里,好吃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这么烹调的,翟凤英说。

  多吃凉拌清蒸素菜根据翟凤英的研究,用膳食指南推荐的量,25克油的确很难炒出一个可口的菜,比如说两人份的鱼香肉丝,想做得美味就得用50克油,一个菜这一天的配额就几乎用完了,多炒几个菜,吃上两顿,一天的量绝对会超标。

  她给出的建议是,像这样的美味菜一顿或一天只吃一次,其他的时候做菜则用凉拌、蒸、水煮等需要油很少的烹调方式,能不放油就不放,这样油的摄入量在整体上是平均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也赞同这一观点,在她们为高血脂患者制订的营养食谱上,也是按照这一原则。

  通过降低荤菜的比例,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虾、鱼肉、牛肉,烹调的方式以凉拌、清炒、蒸为主,避免油炸、油煎。经过调理后,对患者的血脂和心血管改善明显,但是她也很惋惜,很多病人出院后,管不住嘴,又恢复到了原来的大油大腻、大吃大喝的生活模式,病情反复。

  王玉梅表示,在外就餐时,不管是食堂还是饭店,厨师为了让菜的口味更好,放的油比自己烹饪时更多,应酬的时候为了面子问题,人们还会特意点一些油腻的“大菜”。

  她建议,在外就餐频繁的人,要多吃应季、新鲜蔬菜水果,就餐时可以选择酸梅汤饮品。

  酸梅汤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以乌梅、山楂、陈皮为原料,讲究的是以全天然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其中乌梅、山楂富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所含的脂肪酶能促进脂肪分解,起到消食积、助消化作用;而陈皮则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类,对去除肠胃中存在的油腻有良好的作用。

  章尚周 整理/摄影   活动背景:近日,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办,父母必读杂志社承办的“新蕊计划——2014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在北京出版集团举办,邀请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胡萍分享育儿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