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4月21日> 总第1115期 > 15 > 新闻内容
记者手记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查看次数:  
  吃最少的药把病给治好,是患者最大心愿,也应该是医生的目标。
  7服中药,66块3毛,是陈昭定主任给一位发烧的孩子开的药单。“先吃药,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常用盐水漱口,今年夏天去游泳”,除了开药,陈主任还给出了自己的“生活药方”。
  给小孩子喂药的困难,很多家长都有体会,尤其是有些苦口的中药汤。陈昭定主任花了很多心思在研制药物合剂上,比如治疗小儿胃病的“温胃合剂”,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肺炎合剂”,减少了用药种类,孩子易接受,容易保存,家长也省心多了。
  这些药剂成为北京儿童医院的院内制剂,很受欢迎,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出现了假药。陈昭定主任介绍,有一次,一个患儿家属夜间带着个空药瓶来,要求再开一些,药房值班人员觉得不对劲儿,仔细一看是假药。假在哪儿呢?原来那个药瓶标签上写着“北京市儿童医院”,多了个“市”字。所有有“市”字标签的药当然是“李鬼”。而且,现在的北京儿童医院前面还要加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为一位名老中医,陈老并不排斥西医,他常在看完孩子、问完病情后,再问一下家长,西医怎么说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再确诊。这就是所谓“以西医为借鉴,发挥中医优势的中医,才是好中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