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专家 陈昭定,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
擅长治疗:小儿浅表性胃炎、小儿消化性溃疡,小儿肺炎、小儿霰粒肿、高热惊厥、小儿抽动症、多动症等
小儿霰粒肿中药四步走
门诊现场:一岁半的小女孩儿,右上眼睑有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三个多月了,西医诊断霰粒肿,要给孩子做手术治疗,想试试中医有什么好方法?
陈昭定:霰粒肿在没做手术前,先辈大多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治霰粒肿一般分四步走:中药煎服——药液熏眼——药渣热敷——外用药膏。
中药煎服,一天一剂,两次于饭后30分钟服,可稍加点白糖。把锅里剩下的药汤倒在小杯里,加热到微温出现蒸汽,对准病眼热熏(距眼5厘米),每次10分钟,每天两次。取少量药渣用纱布包,加温后温敷病眼,每次10分钟,每天两次。最后,适量“马应龙八宝眼膏”涂患处,眼内外均可涂抹,每天1~2次。
扁桃体发炎常漱口多锻炼
门诊现场:接连几个发烧患儿,都伴随有扁桃体发炎,其中,还有两个患儿的妈妈说,自己小时候也得过扁桃体炎,并已手术切除。
陈昭定:扁桃体发炎引起的高烧,是孩子的常见病。体温37.3°到38°之间,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酒精擦浴,并可口服清解合剂,超过38°就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了。
不过一般来说,吃药效果都不会太好,常会反复发作。如果孩子常因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说明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比较差,除了药物治疗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每天用盐水漱口清洁咽部,而且还要建议夏天带着孩子锻炼,如游泳,增强体质,这样,等到了冬天,孩子的情况就会好转。 孩子不吃饭不妨多饿饿
门诊现场:孩子最近一个多月不爱吃饭,体重、身高都没怎么长(5岁多,不到50斤,110厘米),精神也不好。怎么回事啊?
陈昭定:对于2~12岁的孩子来说,合适的体重应该是年龄乘以2再加8;1岁以后小儿身高等于年龄×5+80(cm)。这个孩子的身高、体重都超了。
孩子不爱吃饭先不要着急,先看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如正常那就要分析其营养来源,是否常吃零食、喝饮料;近期有无因感染服用抗生素,刺激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对一些年长的孩子还要注意情绪因素。排除后,还要考虑有无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另外,应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一起玩儿,多做体力运动,病自然就好了。
高热惊厥用护肺清肝法
门诊现场:两岁四个月的小男孩儿,因发烧来就医,之前因发烧惊厥过一次,所以家人特别担心复发。
陈昭定: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病,尤其是6个月到4岁的孩子,一般发烧超过39°时出现。往往孩子一有发烧家长就特别担心,立马往医院跑,折腾孩子,烧就更不好退了。刚发热时先在家中自备药物加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等),发热不降再上医院。
中医认为,高热惊厥是因内火旺盛所致,建议用中药护肺清肝法治疗,可减少甚至停止惊厥发作,且不影响智力发育。如果要预防复发,应从孩子体质着手,建议这样的孩子去学习游泳。
记者手记
吃最少的药把病给治好,是患者最大心愿,也应该是医生的目标。
7服中药,66块3毛,是陈昭定主任给一位发烧的孩子开的药单。“先吃药,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常用盐水漱口,今年夏天去游泳”,除了开药,陈主任还给出了自己的“生活药方”。
给小孩子喂药的困难,很多家长都有体会,尤其是有些苦口的中药汤。陈昭定主任花了很多心思在研制药物合剂上,比如治疗小儿胃病的“温胃合剂”,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肺炎合剂”,减少了用药种类,孩子易接受,容易保存,家长也省心多了。
这些药剂成为北京儿童医院的院内制剂,很受欢迎,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出现了假药。陈昭定主任介绍,有一次,一个患儿家属夜间带着个空药瓶来,要求再开一些,药房值班人员觉得不对劲儿,仔细一看是假药。假在哪儿呢?原来那个药瓶标签上写着“北京市儿童医院”,多了个“市”字。所有有“市”字标签的药当然是“李鬼”。而且,现在的北京儿童医院前面还要加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为一位名老中医,陈老并不排斥西医,他常在看完孩子、问完病情后,再问一下家长,西医怎么说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再确诊。这就是所谓“以西医为借鉴,发挥中医优势的中医,才是好中医。”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北京儿童医院特需门诊(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