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4月03日> 总第1110期 > 08 > 新闻内容
望梅止渴:先要养好脾和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王凤岐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3日  查看次数:  

  望梅止渴,原意是看到梅子,人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这个故事说,三国时,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水,士兵们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嘴里都流口水。

  关于口水的学问,可大着呢。中医把涎、唾、汗、泣、泪称为五液,都是由水谷所化而来,归于肾,再由肾来调配到五脏。故事中“望梅”后分泌的物质清亮而稀长,叫涎,是脾胃受到刺激后的产物。也就是说,望梅能止渴,主要和脾肾有很大的关系,只有脾和肾的功能正常,口水才会正常分泌,才能在关键时解渴。

  有些人,整天都觉得口渴,喝再多的水也无济于事,这是由于脾和肾出了问题,口水的分泌跟不上,所以总是有口渴的症状。

  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总是要备一条吸水的口水巾,就是因为孩子出生后,肾和脾脏等器官没有发育完全,因而会时常流口水,等孩子长大了,就不会这样。还有些成年人也有流口水的现象,比如睡觉醒来,枕头上留下一片口水印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是因为脾虚。

  我们说脾开窍于口,又主肌肉,所以脾虚时,主肌肉的功能就会减弱,睡觉时就会有意无意地张开嘴,口水自然也就流出来了。

  水可以说是生命之源,而口水则是人本身的水源,想要水源充足,又不泛滥,就得养好我们的脾和肾。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淮山药、牛肉和坚果等食物,这些都有很好的进补功效。除了吃,还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就是按摩三阴交穴。

  这个穴位在脚踝三厘米上的位置,是肝脾肾经交会的地方,因而揉一揉这个穴位对于脾和肾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