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3月17日> 总第1105期 > 08 > 新闻内容
练习太极三十年
京城名医孔伯华嫡孙 孔令谦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7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孔令谦,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师从著名太极大师孙剑云、田秀臣修习太极拳。

  我练习太极拳有三十多年了,有时候我都忍不住感慨,任何一个人,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想不成功都难,相反,养生之道万万千,如果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丢一个,那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我说太极是我健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太极,不仅指太极拳,也指太极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极观对我的渗透甚于太极拳本身。我的MSN签名是“无处不太极”,我的新浪博客名称是“谦和太极”,这都是太极观层次。

  太极观,其实就是“天人整体观”,动似不动,开合、进退中追求的是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比如,和谐家庭需要家庭中的和谐气氛,而和谐的气氛是家庭成员们相处的结果,这种结果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成员的个人修为。

  工作累了,心情烦躁了,回家发一通脾气,不如默默找一个安静之处,两脚站立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将两个手臂缓缓升起,手心劳宫穴相对,举到胸平就行。

  然后左右手分别向外拉伸,意想两手好像有皮筋束缚,动作要慢,缓缓而开,尽量去想宇宙有多大,远到天边触手可及,合时两手手心相对,缓缓合于胸前,想像两手之间有弹簧之阻力,意念至无限小,小到极点。

  这样一个简单的开合动作练习三五十分钟,就可以疏通心脉,使心胸开阔起来。

  所以太极拳,与其说是“练身”,不如说是“修身”。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很诱人,但纯粹的一招一式并没有什么意义,练起来——尤其是要练到有益于健康,练到作为一种养生之道的程度还是很不容易的。

  在人生的浮沉荣辱之中,在生活的悲欢离合得失之中,我感悟到了太极所带给我的乐趣和文化底蕴。太极者,无极而生,变化之符号也;人生万象,社会百态,历史之轨迹也。太极至真至纯,以简示繁,亘古不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