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1月27日> 总第1093期 > 05 > 新闻内容
鱼油到底要不要吃?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董文红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7日  查看次数:  

 

  身边常有人问我:鱼油到底有没有用?什么样的人适合服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鱼油?

  鱼油就是从鱼的脂肪组织中获得的油脂。鱼的种类不同,脂肪酸构成不同。总的说来,鱼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约占总脂肪60%~80%。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属DHA、EPA和花生四烯酸ARA,前两者是Ω-3族脂肪酸,ARA属于Ω-6族脂肪酸。

  在所有鱼类中,富含油脂的冷水鱼,如青鱼、沙丁鱼、三文鱼、马鲛鱼等的鱼油中,EPA和DHA总量在10%以上,最高可达20%~30%,而普通食物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这是鱼油最突出的营养优势。因此,市场上鱼油保健品“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声称都是建立在Ω-3族脂肪酸基础上的。

  鱼油到底能帮助降脂吗?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高血脂有很多分型,鱼油对某些类型有辅助降脂作用,有的则不行,盲目服用还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

  虽然都叫高血脂,但有的以甘油三酯(TG)升高为主,有的是以胆固醇(TC)升高为主的,也有两者同时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及基因多态性引起的家族性高脂血症。很可惜,鱼油的降脂作用却不是广泛适用的。

  研究发现,连续3个月服用1克以上的鱼油(主要成分是DHA和EPA)可使甘油三酯降低7%~25%,高剂量鱼油可使甘油三酯降低30%。但每天超过3克则会产生副作用,使“坏胆固醇”水平最多升高44.5%。也就是说,鱼油能降低甘油三酯,但对胆固醇增高的高血脂患者没多大好处。

  鱼油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答案:不确定。

  虽然目前研究显示,Ω-3脂肪酸可能会降低血压、减少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但疾病发生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受多个因素影响。每个研究方法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因此,能否有效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鱼肉,尤其是沙丁鱼、三文鱼等多脂深海鱼吃得较多的人,死于冠心病的概率较低(2002年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研究结果)。

  综合近几年科学研究,美国心脏协会在《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修订版)中最终建议:

  ①正常人每周至少吃两次富含EPA和DHA的鱼肉,共计230克,可减少突发死亡或冠心病事件发生;

  ②对于已经发生冠心病的人,每天摄入1克DHA+EPA,食物来源最佳,其次才是补充剂;

  ③对于甘油三酯较高者,每天摄入2克~4克DHA+EPA,此时补充剂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避免出现副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