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邀请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主讲中国营养发展这20年。
学日本:懂营养是件大事
在日本,学营养就是件大事。上世纪40年代末,日本就意识到了营养与国民身体素质是紧密相关的,与营养有关的一切不仅是自己的事,更是国家的事。就拿在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营养师来说,他们没有自学成才的,全部都要通过大学的系统学习和培训。
翟凤英在2006年去日本考察时,日本有300个学校可以培训营养师,有85万营养师顺利毕业。但本科毕业只是第一步,要想成为真正指导大众的营养师还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上岗的只有12万人,每个超过100人的单位都必须配备营养师进行膳食指导,而那些落选的营养师们则会在家庭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导家人平衡、合理、全面的膳食。
现在,腰围不仅是日本一些公司竞聘领导岗位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连一些地区的房租也会因为你的体重合理而相应减低,管好体重,必定是个自律的人,会更爱惜房屋。
学韩国:多种水果切块吃
蔬菜水果可以说都是各国营养学家一致推荐大量食用的食物,蔬菜水果对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功不可没,其中的一些植物化学物更是预防癌症的有力武器。
翟凤英建议,“吃水果学学韩国人。将多种水果,比如香蕉、橙子、苹果、梨等等,都切成小块,混放在盘子里,和家人一起分享。这样还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
蔬菜的种类也是越多越好,且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我国膳食指南推荐一天一斤菜,其实也不难做到,一顿饭炒两三个菜,一家人一天的蔬菜量就差不多了。但水果和蔬菜最好现吃现买,有研究显示,新鲜的果蔬放置5天后,其中的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仅剩下了20%,这时你吃进去的只是纤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