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慢病就要这样防,团队作战、专业管理。”……健康时报《首钢30年慢病防控经典》一文(7月29日健康时报3、23、24版)刊发后,受到业界和读者的一致肯定。北京市工商管理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邀请健康时报记者现场体验他们的慢病管理成果。具体怎么样?一起去看看!
受访专家:
张永明,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
刘佑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体检科主任
徐金良,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计财处副处长
李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
效果:三个月人均减重十斤 去年8月与今年4月,北京市工商局开办了两期特殊的管理班,进班“深造”的是局里超重肥胖的41名员工,他们的任务是减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体检科承担了部分工作。三个月后迎来的“健康统考”,这41位学员的体重人均减少了5.28公斤,最多的11公斤,脂肪肝患病率由57%下降到了28.2%。不仅如此,这些学员的血糖、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
之所以建健康管理班,还得从头说起。工商局杨艺文局长到任以来,很关注职工的健康状况。经过对市局近三年体检结果的汇总分析,发现干部职工中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尤其看到近三年来,市工商系统陆续有几位中青年干部由于疾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更意识到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杨艺文局长牵头,联系宣武医院体检科,恰巧与医院领导的“慢病防控从体检抓起”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从2012年8月起,北京市工商局的健康管理项目正式启动。
方法:三方联动个体化管理 “三方联动,对学员统一管理,但又保证他们的个体化需求。”体检科主任刘佑琴这样总结。所谓三方联动,就是工商局负责组织健康体检、维护健康档案,并且督促员工执行和随诊;宣武医院体检科负责制订健康方案、实施医疗指导,安排健康讲座;此外,还有一个健康管理机构,针对每个学员量身定做每周的膳食/运动处方,每周短信或电话联系学员。
“每个学员的情况不一样,这就需要事无巨细,单个指导”。刘佑琴告诉记者,宣武医院体检科会根据每个员工的体检指标,为他们制订不同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甚至细微到每顿饭的配餐比例,运动前后如何热身和放松等都详细告知学员。对此,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缨最有感触:“有的学员通过健康管理,体重已经达标了,但接下来是继续减还是维持?我们为他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后,还得告诉他怎样才能继续健康往下减,或怎么吃才能既营养又不反弹。”
领导:员工健康列入“折子工程” 健康管理难不难?“一把手重视就不难。”北京市工商局计财处副处长徐金良笑着告诉记者,以往单位每年都组织员工查体,但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体检多、管理少,告知多、干预少,被动低效,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如今局里一把手拍板,建管理班把部分学员的健康管起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甚至把学员健康达标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直接和处室领导的业绩挂钩,督促落实。”
徐金良说,两期管理班举办后好评如潮,下一期培训班的安排计划已被视作“折子工程”(即系统重点工作)列入全局规划中。接下来,北京市工商局计划将健康管理的覆盖面再拓宽,面向全系统铺开。先建起职工健康档案,摸清健康底数,再定好标准统一部署健康管理项目。
心声:约个健康小伙伴一起动 “以前吃完饭,动都懒得动,参加培训班后,吃完饭就叫上几个同事去绕着操场走几圈,一天都轻松!”学员们感慨,健康管理不能耍单帮,最好找个健康小伙伴一起来练,互相监督,这样效果才好。参加强化班前学员缺乏运动的比率是31.7%,现在仅为4%。
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张永明表示,“要让员工通过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通过管理班的示范效应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健康,这才是健康管理工作最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