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说白了就是将一根长针穿过你身体的天然屏障,到脏器里,这还不算完,还得取出那么一点脏器组织来。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害怕,就像躲在山洞里的原始人,被外来者入侵抢夺了食物一般,那可是天灾啦!可穿刺真的如此可怕吗?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骨穿 血液科最基本检查
武警总医院血液科 李昕权
看着长长的钢针透过骨头穿入骨髓腔内抽取骨髓,不少人对骨髓穿刺(骨穿)这项血液科最基本的检查非常排斥。一是怕疼,二是觉得伤元气,三是担心检查后骨髓正常而“白穿”。
骨穿主要是抽取少量骨髓做化验检查,进而判断出是否患有贫血、各种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常选身体的扁骨,如胯骨、骶椎骨左右两侧、臀部上方较硬的骨性突出部位等,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有些人误认为骨穿损“精髓元气”,其实骨髓液也是血液,是来源于骨髓造血部位的血液,不是精髓元气。骨髓细胞学检查所需的骨髓液很少,一般0.1~0.2毫升,与骨髓液总量(约260毫升)相比微不足道,且我们身体每天还不断大量地产生新的血细胞。即使骨髓钢针入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不到10秒麻药发生作用,骨穿的疼痛感就消失了。只是骨穿后的小针眼需消毒包扎,避免穿刺处洗浴3天。
肝穿 慢性肝炎诊断金标准
北京地坛医院 蔡皓东
肝穿刺进行肝组织活检,通常是用一种特制的细穿刺针,取出少许肝组织,了解肝组织病理变化,是慢性肝炎诊断的“金标准”。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只有临床症状和化验结果,没有肝组织活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一些表面上看来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肝组织活检发现10%的人肝组织基本正常,70%的人肝组织有轻微病变,20%的人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
重症肝炎的严重性与肝细胞坏死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借助于肝组织活检可以客观、准确地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在诊断和治疗需要时,医生常要求患者进行肝穿刺检查。
穿出的肝脏组织一般约2厘米长,直径0.2厘米左右,对于成人肝脏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在肝脏上穿出一个洞。所以,只要严格掌握肝穿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在肝穿过程中遵从医师的指导是没有多大危险的。
肾穿 只穿刺一侧肾脏
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邢昌赢
正常人有两只肾脏,肾穿刺一般只做一侧肾脏,尤其是对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损害等可导致两侧肾脏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大约30%~50%的患者需要做肾穿刺。
肾穿刺是用细的穿刺器械经过皮肤穿刺到肾脏,取出极少的一部分肾组织来进一步做病理检查,一般用的是直径约1.5毫米的穿刺针取出长约1厘米左右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特别是用B超探头引导下的肾活检术,极为安全,对肾脏的损伤很小,也不会有后遗症。
肾穿刺除了能帮助明确诊断外,更重要的是指导治疗方案,由于治疗肾病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有较多副作用,患者是否需要用,用哪种药物等均需要病理诊断来选择。肾穿刺后要卧床24小时,特别是术后的前6~8小时要绝对卧床,术后第2天可多喝水,术后3天轻微活动,术后14天可以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