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15%,使得今年成为网友惊呼的“史上最难就业年”,据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在压力应对方式上更多的采用消极方式。
我是去年毕业的,当时找工作也是一头乱麻,学生处的老师让我们记住一句话:无论找什么工作,不要过分关注待遇问题,短期待遇可能是当时的形势使然,或是当时用人单位因素所决定,但是长期,基本上会和你的个人能力和劳动付出成正比。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就像央视评论中所说,今年大学毕业生699万,这是能坐满一百个鸟巢的小燕子。燕雀创业,要过三关:拼价值观,拼忍受力,拼判断力。这如同蹬自行车,价值观是不能掉的车链子,忍受力是不能衰的气,判断力是不能偏的车把。骑着骑着,鸿鹄的基因,也开始悄然生长。
从去年找工作的情形看,有三类同学心理存有盲区,在初入职场时容易“跑偏”,要格外注意纠正。
坐以待毙型:这样类型的人没什么目标,或是可以说有很多目标,心理表现较为乐观,相信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能力,在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尚能有路可循,面对找工作,往往表现不够积极,或是把“就业包袱”和“心理包袱”抛给家长。一旦临近毕业工作没有着落,定会手忙脚乱,四处乱窜,将就了事。这种类型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方向,应该把自己的专业所学、兴趣爱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周边能利用的条件充分结合起来,防止开始的“将就对付”导致将来被工作淘汰。
抢金饭碗型: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多,而提供的岗位却星星点点。大家普遍认为“国家饭”旱涝保收,相对稳定而且“有面儿”,孰不知,僧多粥少。这样的同学,应该多手准备,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关注其他和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和机遇,根据心理学中后补效应,多一重选择,心里也相对踏实。如果第一年考不上公务员,也可以先工作,再继续准备下场考试,也许在等待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当下工作比公务员更适合你。
无头乱撞型:面对就业,这类同学不论在行动上还是在心理上,表现都是最积极的。大量的简历投放,多家的用人单位面试,可以夸张到但凡接到面试通知,不论是否适合,都去面试,浪费大量的精力、财力。虽然状态积极,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理能量的浪费,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哪里适合自己。这类同学应该给自己明确定位,锁定大概的职业职位目标,工作单位层次,和自己对工作环境的大概定向,不能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来者不拒。
当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觉得心理自我分析“WCH原则”挺适合就业指导的:
what:是什么,应该先充分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包括自己的性格、特长、缺点,多方面掌握就业信息,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以及待遇问题。
communication:沟通,多和师长及朋友同学沟通,大家资源共享,获得鼓励增加心理动能,同时拓展信息网。
how:怎样做,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充分了解就业咨讯,可以把目标用人单位分成高中低三个档位,每个层次选择几家适合自己的,有目的安排去投放简历和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