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5月27日> 总第1025期 > 21 > 新闻内容
迟到的胆结石手术
北京朝阳区 郑帆影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  查看次数:  

  老妈得胆结石有二十多年了,早几年身体好能手术,但和所有上年纪的人想法一样,她觉得“上了年纪何必在肚子划一刀呢,伤元气啊”,而且她还做了三个心脏支架,不敢轻举妄动,病情就这么一年年拖了下来。最近几年,尽管老妈一再注意(除了荤腥,她连鸡蛋也不敢吃,基本吃素),这结石还是隔三岔五地发作。终于有一天,就因为早上吃了两个大核桃,老妈疼得在床上打滚,被送到了医院。

  医生很快给出了建议:先消炎,看看身体状况再说。一般来说,心脏不好又是高龄,保守治疗吧!输了两天的消炎药,还是不见好转,医生又采用了胆汁引流的方法,在老妈的腹部打了个孔,把一根铅笔粗的管子伸进胆囊,将郁结的胆汁引流出来。这招倒是立竿见影,老妈立马感觉不疼了。医生说就这样带着管子回家,炎症全消了后再拔管。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老妈对疼痛比较敏感,插管的伤口还是丝丝拉拉地疼,而且一直还不能洗澡,这是老妈绝对忍受不了的。我在肝胆外科的各个病房打探,发现很多七八十岁的胆结石发作的老太太,有的拖到严重时石头卡在胆管里,不得已腹部开刀,缝了二十多针,更遭罪。

  到了这一步,老妈的手术做不做呢?我们家很快分成了“激进派”和“保守派”:我和大姐强烈主张手术,大姐的理由是主任是肝胆外科的一流专家,做肝移植都不在话下,何况胆囊手术!我心里有底则是已经咨询过一位心内科的医生朋友,他说心脏三个支架做胆囊手术是可以的,“就是担心术后心脏问题,要格外密切关注”。在我们无数次的请求下,老妈终于被推上了手术台。主刀医生说“确实考验我们的水平”,因为这么大年纪了手术确实有风险,而且胆囊还有炎症,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凶险的一幕真的在术后出现——下了手术,老妈迷迷糊糊地说“后背疼,很疼”,护士说可能是内部的伤口疼,但打了止疼针也不管用。我一下子想起了心内科医生朋友的话,赶紧告诉主治医生,她心脏不好,是不是心梗犯了?果然如此!连续注射了三天的硝酸甘油,心脏的危险才排除。

  看着取出来的三块有大衣纽扣那么大的硬邦邦的石头,我在心里想:这么多的石头,老妈的胆囊肯定早已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尽管我们软磨硬泡“强迫”医生手术的方法并不值得效仿,但我还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被胆结石的假象所迷惑,只要符合手术指征,就决不能错失时机,以免上了年纪更难处理。

  链接:

  百岁老人做了胆管手术

  百岁老人刘滕氏日前在北京地坛医院做了ERCP手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此前老人总感觉皮肤痒,皮肤变黄、尿液似茶,被诊断为胆结石造成的梗阻性黄疸。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坪不开刀,用ERCP技术在其胆总管内放入支架,疏通了堵塞的胆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