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2月17日> 总第983期 > 08 > 新闻内容
坚守贞操的女贞子
上海执业药师协会 邬时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数:  

  
  


  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
  秦汉时期,浙江临安府(今杭州)有一员外,其女儿品貌端庄、窈窕动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求婚者络绎不绝,但小姐一一回绝,因为她已心属一位才德双全的教书先生。可是,员外为光宗耀祖,将爱女许配给了县令为妻。父命难违,待到出嫁之日,小姐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教书先生惊闻噩耗,痛不欲生,茶饭不思,忧郁成疾,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
  此后,教书先生不忘旧情,每天到女友坟前凭吊。日复一日,数年后见坟上长出了一棵枝叶繁茂的树,树上长满了豆粒大小的果实,果实呈紫黑色。教书先生遂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于是他每日摘这种果实吃,渐渐白发转为黑色。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员外之女的贞节,便把这种能够作为药物使用的果实取名为“女贞子”。
  药理分析
  女贞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能“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传统医学认为女贞子功效补肝肾阴,乌须明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贞子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可以治疗胃病,还具有抑制嘌呤异常代谢,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