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8月13日> 总第949期 > 20 > 新闻内容
按按脸,赶走疼痛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章尚周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3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健康时报协办的“中医针灸巧治面部疼痛”健康讲座日前举行。
  主讲专家:和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常言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可这要命的可能不是牙疼,而是有着“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困扰了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曾有个患者,患病五六年了,每次发病都疼到不敢洗脸、刷牙,甚至都不敢吃饭,稍微一碰就疼得像过电一样,非常痛苦,安享晚年的计划都落了空。”和岚说道。
  三叉痛,有时像牙疼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从一股神经出发,兵分三路,分成眼神经(上支)、上颌神经(中支)、下颌神经(下支)。其中,中支和下支分管上、下牙齿的感觉,要是疼起来,会给患者牙疼的错觉,连捂脸的动作都跟牙疼一模一样。下支中的咀嚼肌神经,是掌管咀嚼肌运动的指挥官,所以发病时会造成饮食困难。
  “三叉神经痛病因很复杂,但是病却有着‘有难同当’的特点,它常常因为神经上任意一个点疼痛而突然发作,但是这个疼痛点(扳机点)会立刻给这支神经发信号,让整个分布区都跟着疼起来。”和岚讲。
  三叉神经痛不是那种痛痛就习惯了的病,发病时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等种类繁多的剧烈疼痛,对患者正常的进食、喝水、睡眠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必须去医院治疗。
  疼痛急,按四穴“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可以使用相应的西药来止痛,一开始效果很好,但是抗药性也很明显。我有一个病人,长期服药来对付这个病,到最后吃5~6片都不起作用了,经过中医针灸,能够很好的控制这个病。”和岚介绍。
  面部与三叉神经痛相关的主要经络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一般是通过针灸这两条经脉上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疼痛发作很急,可以试着按摩:四白、攒竹、下关、夹承浆四个穴位,来缓解疼痛,再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另外,现在天还比较热,不管是用空调还是风扇,都要注意,千万不要对着脸吹,以免刺激三叉神经这个‘火药桶’。”和岚强调。
  如何找准止痛穴位:
  四白穴:两眼平视前方,眼眶下方微微凹陷处。
  攒竹穴:在眉头的凹陷中,眼眶上切迹处。
  下关穴: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会随嘴张开而突起。
  夹承浆穴:口角下方,口角与下颌连线的中点。
  专家提示:
  叉神经痛能治,但是难根治,这就要求患者平时多注意保证一温二柔。
  水要温: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洗脸水太冷或者太热都不行。
  动作、食物要轻柔: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避免咀嚼诱发疼痛;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