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5月21日> 总第926期 > 16 > 新闻内容
主动脉夹层很凶猛
解放军第309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李海斌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1日  查看次数:  
  
  发病凶险不易察
  75岁的冯大爷,为参加亲戚婚礼,“五一”节时乘坐长途汽车从河北某县来北京。老人抵京后即出现不适,症状表现为前胸后背闷痛,并且恶心、呕吐多次。医院急诊收治后在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老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仍回天乏术,老人的亲属悲恸欲绝。医生综合病史、体征及影像检查,确诊造成老人死亡的原因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管壁像个三明治
  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高、发病速度快且不易觉察。一半以上患者在发病后两天内死亡,主要原因是夹层破裂、出血。主动脉夹层发病凶险的特点是由主动脉的基本结构决定的:主动脉是血液流动的通道,管壁像一个夹心三明治,由主动脉内膜、中层与外膜三层组成。当主动脉内膜出现破裂时,血管内的血液在压力作用下会经破口流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这时如果及时发现治疗还可控制,但一旦造成主动脉外膜破裂,就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为主动脉外膜很薄、易破,破裂后,血液会大量涌出,导致全身血流中断、大量失血,不易控制。主动脉夹层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极易被漏诊、误诊。
  防治关键是控压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统计数据表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是易患主动脉夹层的危险人群,而这些患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通常也存在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现象。因此,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着全面的影响,是最基本和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患有高血压病者若突然出现胸背部剧痛,伴有烦躁、晕厥等现象,要及时就医,警惕主动脉夹层发生。

  三种方法保动脉
  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是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治疗手段,近年来,微创介入手术进入临床应用,为主动脉夹层又提供了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作用是通过药物控制血压、降低心率等,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外科手术:主要是切除破裂部位的主动脉后进行人造血管移植,恢复血流。
  微创介入手术:是应用带有覆膜的人工支架封堵夹层动脉瘤的入口,就是在人体血管的管腔内置入一枚管状的支架,外覆一层膜,像从里面给破口的衣服打了块补丁,以防止主动脉夹层的假腔进一步扩大或破裂。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治疗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微创介入手术的最大优势在于不用开刀。值得说明的是,尽管覆膜支架技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经表现出良好前景。
  专家认为,提高主动脉夹层确诊率、及早进行医疗干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技术是避免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