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9月01日> 总第857期 > 08 > 新闻内容
清热散结夏枯草
上海执业药师协会 邬时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查看次数:  

  夏枯草,到夏至后上半部便枯萎,因此得名。

  传说有位名叫茂松的书生,屡试不第。天长日久,茂松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淋巴结核),犹如蚕豆般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众医皆施舒肝解郁之法,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这年夏天,茂松的父亲不远千里寻找神农求药,一日,他昏倒一座山下,谁料想,这昏倒之地,就是神农的药圃。

  此时,神农正在给药草浇水施肥,见有人晕倒急忙赶来救治。茂松父亲醒来,忙向神农谢恩,并诉说为儿求药治病的事。神农听罢,便从药圃里摘来一种草药,并嘱咐:“用此草上端球状部分,煎汤服用。”神农还解释道:“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黄时采集入药,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茂松按方服之,不久病愈。

 

  药理分析: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可入肺气郁结所致瘰疬。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配合夏枯草清热散结,效果极佳。据现代医学研究,夏枯草有降低血压和抗多种细菌的作用,常用来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乳腺炎、高血压等病。其所含的熊果酸及衍生物,还具有抗癌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