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稿件:《办公族常按健康穴》(2011年3月3日总第807期1版,办公族常出现肠胃、颈椎腰椎等问题,可经常按按公孙穴、风池穴、后溪穴、太阳穴、承山穴和明眼穴。)
后续反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黄涛:春天阳气生发,人就容易浮躁,尤其是老人,失眠常发生,建议常揉按内关、合谷和太冲这三个穴位。
安神穴——内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手臂上也有个保护人体的关口——内关穴。内关穴属心包经,是守护心脏的重要关口,常按此穴位,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解除疲劳、宁心安神、益气安神的功效。
跟我学:攥一下拳头,手腕关节处有两根筋突起,内关穴就在两根筋处(约距手腕横纹两指宽)。用拇指尖按压另一只胳膊的内关穴,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左右交替。力度不用太大,稍有酸胀感即可。
助眠穴——合谷。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穴,中医认为,大肠经是气血会聚的地方。常按此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有好处。合谷穴暴露在外面,不受时间、季节等限制,只要有空,随时可以按压。
跟我学: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这时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黄涛提醒,此穴不像一般穴位那样,直上直下按就可达到效果,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才更有效。
消气穴——太冲。太冲穴又称消气穴。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人在发怒时,能量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而太冲是肝经的原穴。生气、发怒症状的患者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
跟我学: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凹陷处,简单说就是在两个脚趾之间。按压时,如果很痛,说明您肝郁不舒,别急,多按揉此穴,慢慢就会缓解。力度要控制好,适度微痛,切忌用力过大。
另外,春天睡眠不好,建议大家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古语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必刻意找什么乐子,拥抱大自然,多接接地气,气自然也会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