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国日常检测试剂八成核心原材料需进口,卡脖子局面需破解

2021-03-29 17:24:5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中国体外诊断网等编写的《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0版)》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出口新冠检测试剂10.8亿人份,全国出口新冠试剂收入预计在50亿美元左右。据预估,这占据了全世界10%的份额。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尹薇)“中国体外诊断企业为全世界抗疫做出巨大贡献,然而生产体外诊断试剂所需要的核心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严重影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论坛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杨广宇在首届中国国际IVD上游原材料暨制造流通供应链博览会上介绍。

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中国体外诊断网等编写的《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0版)》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出口新冠检测试剂10.8亿人份,全国出口新冠试剂收入预计在50亿美元左右。据预估,这占据了全世界10%的份额。

然而,疫情期间出现因为国际物流导致断货,影响国内核酸检测试剂生产的现象。“在这期间,国内企业全力以赴自主生产了其中一部分原材料,顶上去了,但除了新冠诊断试剂之外的其他产品原料还是没有解决,日常仍有超过80%需要进口。且未来3-5年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试剂中最关键的原材料之一是酶类物质,它在检测试剂领域的重要性相当于“芯片”。“传统跨国企业体量巨大,产品线丰富,最大的企业可以有超过300000种产品,但国内最大的企业仅有1200多种,差距甚远。市场份额低,品牌影响力弱,多以跟风模仿为主。”杨广宇介绍。

“在疫情期间,我国的企业在疫情中奋勇争先,对全世界都有贡献,但也遇到不少难题。原料问题就是其一。因此今年首次举办中国国际IVD上游原材料暨制造流通供应链博览会的初衷之一,正是为了讨论如何破除卡脖子的上游原材料问题。同时,产业协会也为原材料企业与下游企业搭建桥梁。”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CACLP创始人宋海波教授表示。

此外,宋海波介绍,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也成立了关键材料研究所,这是上海市卫健委下属的新型科研机构,由杨广宇瀚海新酶携手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筹建。

\
宋海波会长(左)为杨广宇博士颁发首届上游原材料以及零部件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和秘书长聘书。受访者供图

杨广宇代表业界呼吁有关部门加大有关体外诊断关键原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化研究的政策性支持力度,解决关键核心领域的市场失灵问题;同时.推动关键原材料国家标准的建立,制定综合性政策,鼓励医院及检验机构优先应用含国产核心原料的IVD产品。“也建议下游企业开展广泛横向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