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吴凡委员讲述“一盔”“一椅”立法的上海经验

2021-03-09 16:19:26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举办“两会健康策·道路交通安全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作为亲历者和重要推动者,介绍了上海科学立法的经验。

(健康时报记者 尹薇)“儿童乘车需要有安全座椅(一椅)”“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一盔)”——这些个道路安全的规范已经上升至了上海市的地方法规。但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怎样让全社会都认可?执法会不会有难度?上海执行得如何?能否在全国推行?这一系列问题,事关这些道路安全的地方性法规能否在全国推广。

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举办“两会健康策·道路交通安全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作为亲历者和重要推动者,介绍了上海科学立法的经验。

\
吴凡委员在“两会健康策·道路交通安全研讨会”研讨现场

“首先,在立法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也是上海在实践的,就是科学立法。”吴凡早在 2002年就开始担任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首任主任,并建立了全国伤害监测体系。此时她担任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她特别把“循证”的理念用在了道路安全领域。

“什么叫科学立法呢?也就是我们所有写进立法当中的这些条款,尤其是每个人必须要遵守,而且不遵守是要有惩戒措施的一些约束性的条款,在订立进入法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很好的科学基础,我们称之为循证的基础,即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是有效的措施。我们的体会是要用好专业机构的力量。”

法规里的每一个条款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吴凡表示,比如“未满12岁不能坐前排,因为安全带会勒住儿童的脖子”这一点大多数人能理解。而成人乘车的时候,后排也要系安全带,这一点有血淋淋的数据支持,也没有太大异议,但到了常委会投票的那次审议,委员们才发现,出租车等很多运营的车辆后排把座椅都套上了,没法系上安全带,于是,“对于所有营运的车辆后排必须要有完好的安全带的约束装置的措施”被一起写入了法规。

而非机动车戴头盔的问题,相对就比较棘手了。还是要用科学数据说话。也幸亏上海建有全国目前最好的全死因的登记系统,吴凡用数据说明了“因为没有戴头盔造成的年轻人的死亡数字惊人(公安部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因颅脑损伤致死比例将近80%。),而且死亡原因大部分都是颅脑损伤和颈部的损伤,即便侥幸抢救回来,但必然造成严重残疾。“很多指着骑电动自行车送货来更好养家糊口的,结果因此家里的天塌了。”在数据支撑下,该建议又被上海人大常委会采纳了。

“我们的立法必须是要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定了就要做,做了就要能做到。但讨论到最后一次,当时持反对意见的人担心的是吴常委你提的这个能做到吗”。对此吴凡专门就这个走访了上海的交通管理部门。

“没想到交警部门非常坚决的表示,只要立法,就一定执行。原来骑电动自行车戴不戴头盔一目了然,执法难度反而比检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还容易。”吴凡介绍,当时还没有作为强制性的条款,但又经过了5年时间,新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2月26日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行驶时,“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头盔”。

这就说明了科学立法的重要性。吴凡表示,除了科学立法,还需要开门立法:“立法时敞开门来不要担心别人反对你。这些关乎每个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问题,有些道理是越辨越明的。尤其是专业机构给出更多的证据,给出更多的道理之后,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你,他知道这个道理,他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说,他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时候是很主动的。我一直主张开门立法,这个过程是辩论的过程,争论的过程,也恰恰是讲道理的过程,是凝聚最大社会共识的时候。尤其是专业机构、立法机构不要躲着,没关系,一点都没问题,我想今天我们的民众有这样的科学素养来支持我们的立法。”

“立法过程很艰难,但执法更有讲究。在法条刚刚生效的头两年,执法一定要严。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东西,你对人们有了新的约束和要求,原来不是这么做的,有时候人们也不是故意的,知道不知道就给忘了,或者不习惯做这个事。头两年的严格执法,对这个法条今后长期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在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不然在今后的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中是会大大折扣的。”吴凡认为,执法环节中,还可以通过纳入企业的奖惩机制,用企业的约束、保险福利支持落实。

“有人觉得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事都应该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事关立法的效果,但吴凡恰恰不是这么认为——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是一个综合法,不是专门法,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执法单位,就是它每一条涉及到的都是不同的执法部门,这让执行难度非常大,同时找妇联、青少年保护机构去协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儿童青少年“一盔一椅”的问题不如在明确执法机构的专门法里面去予以明确。

“2015年11月份不管是前排还是驾驶员,安全带的使用、佩戴率是在66%。到2019年4月份《道交条例》实施以后就达到了96%。其中前排乘客达到了了99.97%,几乎就是百分之百了。”

“一个法新立了以后,只要有足够的宣传和执法,是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使用情况的。如果你持续不断地,尤其是帮助公众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之后,这种良好的习惯将会得到维持,而且这种良好的习惯将会演变成一种社会观念,年轻的父母会觉得你不给孩子配安全座椅,好像年轻的爹妈做得不行,大家会有理念上的彻底的改变。”

但立法并不是一蹴而就。“比如,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佩戴规律是一个锯齿形,冬季高、夏季低,给我们的提示是,今后头盔的生产厂商既要生产透气的头盔,还得生产结实的头盔,我们把这个话题今后留给厂商去研究,怎么样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能戴得住头盔,但安全肯定还是第一位的。上海市疾控中心探究了为什么家长不给儿童安置安全座椅呢,调查了全市120个街道近千名家长,都是有儿童的家庭。发现了有几个原因,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使用不方便,安装麻烦,看来安装培训还得要做。” 我们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未来有很多的事情是需要做的,无论是从立法还是宣传还是转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上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做。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