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项思莹 陈剑华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焦虑障碍的类型,全病程治疗需要分三步:
第一步:2个月的急性期治疗
为了尽快控制焦虑症状,达到临床治愈,首先需要使用小剂量药物,在1~2周内,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逐渐加量;4周或8周后,初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再在此基础上重新决定是否要逐渐增加药物剂量。
如果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对药物耐受,就可延长治疗周期,以期达到真正缓解,即进入巩固期。
第二步:近半年的巩固期治疗
临床发现,随着症状的缓解,一部分人更加难以忍受药物副作用, 在此阶段,如果患者擅自减药或停药,疾病很有可能“复燃”。反复发作后再继续用药,就可能面临疗效不及之前的情况。
因此,症状改善后仍要继续服药,其间加强随访,至少两周需要去医院复诊一次,这个阶段要持续2~6个月。
第三步:至少需要一年的维持期治疗
在这个阶段,症状的缓解往往优先于功能的缓解,也就是说,紧张不安等精神症状和发汗、头痛等躯体症状会有明显改善,甚至不出现,但这些症状对于社会功能的损坏恢复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快。
例如仍会觉得在工作中难以投入,生活中还是一团乱麻。因此,维持治疗非常重要,这个时期用药与治疗期相同,提倡至少一个月复诊一次,此阶段至少应持续1年。
维持期治疗结束后,若病情趋于平稳,复诊后遵循医嘱缓慢减量,直到终止药物治疗。停药后,条件允许下仍可继续坚持心理治疗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