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10日> 总第1816期 > 08 > 新闻内容
孩子外面怂源于自我保护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于雪竹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0日  查看次数:  
 孩子外面怂源于自我保护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于雪竹    
不少家长在带娃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困扰:那就是娃在家的时候,是个“作天作地”的小霸王,但是一出门孩子立马就变成了小怂包,胆小畏缩,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其实不管是“窝里横”还是“外面怂”,本质上都离不开孩子天生的“界限感”和比较强的地域意识。当处于自己熟悉的环境,比如家里,就会表现得放心随意,没有压力的做他想做的事情。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和事物,就会非常小心谨慎,自然表现得比较胆小。这并不是孩子性格的缺陷,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知道了原因,接下来我们就有针对性地破解这个问题。
    首先,当孩子在外面看起来特别小心翼翼时,大家千万不要急于去改变他,要求他“大方”。比如,见到你认识的人,就逼着孩子必须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没礼貌。要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不然就是不合群等。强迫孩子做一些你认为锻炼社交能力的事情,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山大,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他更加害怕社交,不敢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顺应孩子的节奏,尽可能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人和新鲜的事物,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先带着孩子在旁边观察,看到别的小朋友是如何交往、交流的,模仿也是学习的一步。当孩子对周围的人或事有了足够的了解,很可能就会萌出想要参与进去的欲望。这时候,我们适当地“推他一把”,比如根据孩子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为他寻找能够表现的机会,并鼓励孩子“你一定可以”“你很棒”等等,他很可能会在你的引导下勇敢地“往前迈出一步”。
    总之,让孩子不再害怕陌生环境,就是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心理,让他放下惧怕心理,尝试着社交,不再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