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03日> 总第1709期 > 10 > 新闻内容
医生老爱吓唬人?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浙江急诊”,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宗建平/文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查看次数:  
  “医生最喜欢吓唬人,凡事总是往坏处说。”这种抱怨经常可以听到,可以说是普遍观点了。究其原因是医患之间知识信息的不对称。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生活中我们自己也经常这样,对一个不熟悉的事物往往会直接上手处理,而对熟悉的事物因为深知其中复杂难度,更容易有顾虑。
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决定了他能够看到更多小问题背后的大隐患。而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也决定了医生有责任将可能发生的危险降低至最小,因此,对疾病的预判能力也是对一个医生最大的考验。
医生必须依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更清楚全面地预估到患者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这些危险但凡有发生的概率,哪怕是极小的概率,对医生来说都必须当作百分之百会发生的危险,未雨绸缪,生命面前绝不能有万一。
然而,作为患者恰恰相反,“我怎么可能那么倒霉”,患者是最不希望那万分之一甚至几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在自己身上,对健康的渴望注定了他们发自内心地一切往好处想,往积极的方向想。于是,医患之间出现了强烈的思维反差,因此,患者抱怨说:“没病也被医生吓出病了。”
实际上,在医院有太多小毛病后来变成“夺命杀手”的故事,医生见得太多了,比如最近的一个病例。
一位76岁的老年女性患者,10天前不知怎么的出现了右眼红肿。患者自己是个退休医生,自我检查一番后确认无大碍,便任其自然。哪知,两三天后,这红肿不仅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愈加严重。患者不断地流眼泪,还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眼睛都睁不开了。
老人拿出了医务人员心目中的抗皮肤感染“神器”——金霉素,抹了抹倒是稍微缓解了点,但依然无法阻止她的症状迅速加重,很快,患者出现了畏寒高热。事情至此,老人方感不妙,跑去了附近医院。
医院治疗后,老人体温虽然稍有下降,但眼眶红肿无明显好转。直到入院当天清晨,家人突然发现老人行动迟缓,呼之尚有反应,对答困难,高热,寒战,匆忙送到我院急诊科。
入院检查的情况很不理想,患者血压很低,颈部有抵抗,种种迹象强烈提示眼睛的局部感染已经扩散到大脑里面,情况相当危险。但急诊头颅CT却仅发现大脑镰旁脂肪瘤和右侧眼眶周围软组织稍肿胀外,并没有更多的异常。考虑“右眼眶蜂窝织炎,神志不清待查:颅内感染?”收住入EICU(急诊监护病房)。
入院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还有小脑多发腔隙性梗塞、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一周后又出现消化道出血,二周后又发现有肝脓肿、泌尿道感染、颅内脓肿。
一个眼睛局部炎症,由于没有及时正确处理,结果感染扩散到颅内,出现了脑部化脓,细菌再通过血流播散到全身,出现了败血症,造成全身多个部位的感染,患者不但昏迷不醒,又有休克和消化道出血等可怕的并发症,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是四个字:凶多吉少。经过二个多月的日夜抢救,经过抗炎、呼吸机支持呼吸,抗休克、胸腔穿刺引流,肝脓肿引流和营养支持等治疗,最后患者神奇般地好起来了,终于完全康复出院了。
假如没有“往坏处想”,这个患者就得不到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急诊室。患者就诊时,时间短,信息存量少,或表现不典型,一定要在初诊时想到最坏的或致死的疾病是什么,这样做是对生命的尊重。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感冒患者会是什么样的症状病因,也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危重患者又如何轻易起死回生。你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为其思考、努力、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