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12月24日> 总第1660期 > 16 > 新闻内容
心梗后易长瘤
健康时报记者 张彦婷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4日  查看次数:  
  心梗后易长瘤
  健康时报记者 张彦婷
  “大夫,我去地方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心梗以后现在有了室壁瘤,是不是我心脏上长了肿瘤包块啊?”许多患者在心梗后都会面临心脏长“瘤”的问题,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荣指出,室壁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虽然会增加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风险,但积极的药物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胡荣介绍,室壁瘤是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急性心梗后室壁瘤的发生率为10%~30%,死亡率较单纯急性心梗增加一半;且室壁瘤患者血栓高发,尤其是前壁心梗患者。
  室壁瘤按结构分为真性和假性,真性室壁瘤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心肌组织坏死、收缩力丧失,心肌在愈合过程中被结缔组织替代的一种机械并发症,从超声上看起来好像“瘤子”,但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假性室壁瘤指的是室壁破裂后,血液由破口处流入心包,且血流无法扩散进而形成的包裹性血肿,也像似“瘤”。
  “凶险易致死的室壁瘤一般指假性室壁瘤,常发生在心梗发生的几个小时至一周以内,经常伴随栓塞的发生。假性室壁瘤因易破裂十分容易导致患者死亡,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接受手术。”
  除此之外,大部分真性室壁瘤患者没症状,并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数据显示,无症状的室壁瘤经内科保守药物治疗的10年生存率可达90%。胡荣介绍,有症状的真性室壁瘤内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约为47%~70%。心梗后如果合并血栓、严重心力衰竭、房颤或有栓塞病史则建议进行常规抗凝治疗。但存在少部分的真性室壁瘤因为持续的心脏扩大,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外科干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