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11日> 总第1639期 > 11 > 新闻内容
救命的协和检验科
据知乎“林大鼻医生”的回答,作者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查看次数:  
  救命的协和检验科
11年前,协和转来一个女孩,她的肺、皮肤和骨头全都被病菌啃食到溃烂。最后,在协和检验科,有个女医生查出了她的病因。
2016年,我也接诊了这样一个病人。他的肺被病菌啃出了各种窟窿,左肺几乎被掏空了1/3。这次,救命的还是那个检验科女医生。
协和有个“特种部门”
能找出致命病菌
那个病人叫小希,一米六五的个子,只有30公斤。肺部CT显示,他的左右两肺布满了小结节,都是被病菌噬咬出的洞。
我不断翻看病历,却找不到一点线索。走投无路时,我想到了王澎医生。医院有一个“特种部门”——检验科,里面有个专攻病菌的微生物组,这里的医生能依靠蛛丝马迹,找出致命的病菌。
刚从小希身上提取到肺泡灌洗液,我就连忙让人送去检验科,务必交给王澎老师。
她怀疑小希得了一种很罕见的感染,但现在还没十足的把握,需要问我一些关于小希的问题。我使劲点了点头。
“小伙子有艾滋病吗?”“没有。”我很有把握地说非常确定,一入院就查过了,除非是处在窗口期,我可以再给他复查一下。紧接着,老师又问了很多问题:他在哪里生活?平时的工作生活习惯如何?免疫功能正常吗?皮肤有破溃吗?我一一回答,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把我问懵了:“吃过竹鼠吗?”
往回走的一路上,我禁不住想,艾滋病、吃竹鼠,究竟是什么特殊的感染?第二天查完房,我给王澎老师带来了结果:小希虽然在以“敢吃”著名的省份打工,却从没吃过竹鼠。王老师说自己要查阅文献,再做个花费不菲的二代测序。
那个病情怪异的女孩
惊动了协和顶尖力量
当我第三次来到检验科,王老师总算透露说:“如果是那种病,没有艾滋病的病人里,小希就是第9个病患。”
她细细跟我讲解之前的病例。曾经诊断的8个人里,有多达5个人的骨头被啃掉,2个皮肤上“长毛”,甚至最严重的那1个人,大脑里都开始“发霉”。这其中,一个叫悠悠的女孩和小希的情况最像。11年前,这个病情怪异的小女孩,惊动了整个医院的顶尖力量。
悠悠和小希一样,19岁那年开始发烧,原本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后来越来越严重。父母带着她辗转求医,5年后来到我们医院时,仍然没有诊断清楚,只怀疑是肺结核。
悠悠的病症比小希更严重,除了肺里有了空洞,病变还啃噬了她的皮肤,以及全身多处的骨头。5年时间里,抗结核、用激素,却始终无法阻挡疾病的脚步。
小姑娘暴瘦了30多斤,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她比小希早8年住进了我们医院普通内科。诊疗过程异常艰难,医生提取了她的肺、皮肤、淋巴结,甚至腰椎的一块骨头,却仍然没有诊断清楚。
最终,我们只能动用“内科大查房”——全院专家集体会诊。普通内科、放射科、感染科、呼吸科、骨科、血液科、皮肤科、病理科、免疫科的专家们齐聚一堂,讨论很久,最后得出了一个模糊的结论:结核不除外。
开始抗结核治疗后,病情缓解了一段时间,但不到一年,疾病以更加凌厉的方式卷土重来。悠悠不仅再次开始发高烧,后腰上也长出来一个肿包,而且越鼓越大。
她再次回来住院时,肿包已经长到了半个手掌多的大小,摸上去还有波动,似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正要争先恐后地涌出皮肤。此时距离悠悠发病,已经过去了6年多。不仅后腰上,臀部甚至脊柱旁边,也都蓄积着脓液。
她亲自到病床旁边取样
揪出了罕见的病菌
这次来帮忙的专家里多了一个身影,那就是检验科微生物组的王澎。她把悠悠1年前的标本都重新看了一遍,确实没找到任何病菌。但她坚信小姑娘感染上了某种“狡猾”的病菌,只是因为太罕见,所以迟迟没有线索。
王老师亲自来到病床旁,对悠悠皮肤上的大脓包进行采样,并立刻进行了接种。这一次,病菌没能逃脱。经过层层判断,王老师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真菌——马尔尼菲蓝状菌。这种真菌很特殊,大部分被感染的人,都是自身抵抗力极差的艾滋病患者。它平时隐藏在土壤里,还有竹鼠身上,伺机进入人体。
专家们反复斟酌,制定了最快速安全有效的救命方案:骨科医生进行手术清创,先把肉眼可见的敌人消灭殆尽。之后减少抗结核药,主要应用抗真菌的药物。
经过及时治疗,悠悠有了好转。
8个病患5人幸存
他能成为第6位吗?
我最想知道的,就是那8个病患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小希现在还有没有救。王老师报给了我一个惨烈的数据:5个病人幸存,3个去世。这在感染疾病里,已经是极高的致死率。小希能成为第6位幸存者吗?
小希咽喉溃烂处取的拭子、咳出来的痰、气管镜从肺里吸出来的分泌物、淋巴结组织、肺组织、甚至骨髓液里,全都是马尔尼菲蓝状菌。巨大的绝望感包围了我。这证明小希的治疗方向一直都是错的,抗结核、用激素、抗细菌,却唯独没有用治疗真菌的药物。现在发霉长毛的真菌正在吃掉他的肺、撕咬他的血肉。
我安慰自己,至少找到病因了。很快,我回到小希的病房,准备了抗真菌的药物。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一般很慢,小希却拥有幸运的体质,他用药几天后就不发烧了。
用药将近一个月的时候,我给小希又做了一次CT,肺里趴着的那层密密麻麻的“水蚁”已经变淡了一些,虽然那些被啃食形成的大空洞是不可能复原了,但已超出预期。
检验科医生
很少被病人留意
后来,小希出院了。我再次来到检验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王老师,这是第6个活下来的!
在我们医院,很多部门的锦旗堆满库房,甚至就连食堂都有人送锦旗。唯独检验科,墙上干干净净。病人能记住给他看病的医生,打针的护士,但那些仅仅出现在化验报告单上的医生名字,他们却从来不曾留意过。作为医院里的“特种部门”,他们并不直接接触病人,战场在显微镜下。这是群可能从业一辈子,也听不到一句谢谢的人。
大家总说,协和是病人和死神之间隔着的最后一道门。但这道门,也是由很多不被人关注的医生撑起来的。据知乎“林大鼻医生”的回答,作者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