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6月11日> 总第1607期 > 10 > 新闻内容
要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
阿 美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1日  查看次数:  
每次一回到老家,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怒从心头起——
年迈的父母把两居室的空间堆得满满当当,几乎无法下脚,到处是大大小小各种废弃纸箱、纸袋、旧报纸及广告印刷品,捡回来的木板等装修垃圾,还有囤积的卫生纸等日用品。家里如同垃圾站。打开冰箱,不知吃了多少天的剩饭剩菜都裹着保鲜膜,塞得满满当当。亲友送来的过期食品饮料俯拾皆是,从不舍得打开吃喝。  
我先是摇头叹气,接着出言指责,父母开始争辩,几个回合后我便肝火大动,几乎要声泪俱下,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本可以舒适安逸的生活过成这样?  
我赌着气,不顾他们的唠叨,把那些“垃圾”统统扔出去,长舒一口气,但父母的表情却是失落、难受、不安,好像丢了万贯家财。等我半年后再次回家,又恢复了原样。
我和朋友吐槽父母的极品行为,说我有天下最悭吝节俭的父母,不料很多朋友纷纷表示不服!比如某导演,他的母亲在抚育他们兄妹长大的过程中,被贫穷所摧毁。他说,母亲会把全家人穿旧的内裤和袜子再次利用,作为抹布,当家里来了外人,少年的他为此感到的耻辱至今刻骨铭心。母亲计较节约每一分钱,直到今天,出门买个菜依然习惯性把家里的电闸关掉,盛菜时仍会习惯性的用筷子把盘子里的菜拨开,以显得多一些。即使儿子身价过亿也不能改变母亲的习惯。
在我们看来,父母在继续受苦受难,这让我们心怀愧疚和愤怒,一方面,他们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如愿补偿所经历的艰难;另一方面,这种自虐式的生活方式给我们造成了压力——仿佛我们的生活过于奢侈铺张,我们没法心安理得地丢弃不合适的衣服、坐飞机去度假、给孩子买“昂贵”的零食和玩具。
每当我在超市里看见那些抢购打折商品的老年人,在蔬菜柜里挑挑拣拣、剥去菜叶子再装袋,或称重后再偷偷往里塞几棵菜,我没法向他们投以鄙夷的眼光,只是内心一阵酸楚感袭来。那就是我们的父辈,盛年时饱经饥馑和匮乏,贫穷的记忆像基因一样刻在了骨子里,永远也不可能被磨灭。
艺术家宋冬作过一个展览《物尽其用》,把母亲囤积了一辈子的物品作为展品摆出来,效果触目惊心。今天的年轻人很难理解这种‘收集’中的酸甜苦辣:如此众多毫无价值的零零碎碎,难道真能构成一个蚕茧般的私人世界,提供虚幻的安全和温暖,甚至引发一丝丝亲密的回忆?
但对于这类收藏的所有者而言,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改变无法取代几十年来习惯了的环境和心态,他们继续收集——继续拒绝抛弃暂时无用但可能一朝有用的东西。他们所保护的更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珍惜。
这不禁令人思考,该如何去理解父母的坚持和执念?
或许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受困于阅历、经验和记忆,也就是说,人是很难背叛自己的出身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形成了自我认同,他会忠于那个被认同了的自我,忠于他的记忆和经验,背叛自我才是最大的难题。在这个垂垂老矣的囤积旧物和垃圾的群体背后,是一代人的饥馑记忆,也是一代人被时代抛弃后的迷乱和不安。
我们所能做的,唯一能做的,也许最好是尊重这个记忆,而不是无情的扫荡他们的生命经验,执着地要求他们按我们的意愿来生活。(阿 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