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我喜欢把“随便”挂在嘴边,当女儿有什么事征求我的意见时,或是她不听话我斥责她时,我就甩出一句:“随便!”“随便你,你爱咋咋的。”开始时我不以为然,总感觉嘴上说说随便,会让她知道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决定,不会影响到她什么。
一次外出就餐,我给女儿报菜名,问她想吃什么菜时,她抛出一句:“随便。”
我一下就怔住了,怎么能随便吃啥都好呢?出来是享受美食的,当然要选自己最想吃的。这样一番说教之后,女儿撅着嘴,回我:“你不是也经常说随便吗?上次我问你,周末去动物园好,还是去看电影好的时候,你一句随便就打发我了。”
我想起来了,那一天早上,我刚刚起来,女儿就兴奋地跑来问我:“妈妈,今天我们有啥活动呀,是去动物园玩,还是去看电影?”本来我是想说:“看你喜欢,你想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哪知道,一句“随便”就冲了口。
跟朋友聊起这事,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随便呢?回答随便,是很不负责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别看他们小,可都是直接看在眼里的。你想想,孩子这阵子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想了想,这阵子还真发现孩子不怎么对劲呢。女儿对事情的态度,特别是对写作业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原来她一回家就写作业,现在要玩很久的手机,而且要催半天才会开始写,并且写得很潦草。老师还让我找原因,我一直以为是女儿思想开了小差,殊不知是我影响了她,女儿并不知道,我嘴上说随便,内心里却不认为事情可以将就,给孩子造成了一种对待事情不认真的假象。
家长常把“随便”挂在嘴边,孩子们会认为家长对任何事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然你家长都可以无所谓,孩子们也会相应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家长对事情认真,说话负责任,那么孩子的态度也就跟着转变过来。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不仅是言语上的模仿还有行动上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