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11月02日> 总第1550期 > 21 > 新闻内容
50岁以上者超四成低骨量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2日  查看次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日前发布,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低骨量人群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和后备军,我国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低骨量人群庞大的主要原因是对骨质疏松症“普遍不了解”,50岁以上骨密度检测比例仅为3.7%。

  综合自科技日报、腾讯健康、新浪微博、健康时报网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研究员王临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年龄增大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致残致死率高,而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年龄增大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夏维波:此次调查发现,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走下坡。峰值骨量越高,峰值年龄越晚,可供人体“骨量银行”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因此,骨骼健康需要终生关注,公众应尽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营养习惯,在达到高峰前,尽量多储存骨量。

  @闻宾大夫:5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增多,与年龄增大、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补钙首选食补。饮食习惯与钙的吸收密切相关,应选择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低盐和富含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日光照射有助于钙吸收,建议每天至少日照20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