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9月21日> 总第1541期 > 13 > 新闻内容
三道防线防出生缺陷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田 茹 实习记者 李超然)每年的9月12日是我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2012年《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占出生人口总数的5.6%。

  每20个出生的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患有出生缺陷。

  事实上,这其中的部分“悲剧”,通过简单的孕前保健,原本可以避免。

  备孕期:提前三月吃叶酸

  怀孕前必须补叶酸,它不仅能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先心病等出生缺陷,还可减少孕妇流产的风险。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产科中心主任助理蒋宇林指出,怀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摄入叶酸,一直吃到怀孕12周为止。同时,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为孕育新生命做准备。

  蒋宇林指出,针对常见、高发的单基因遗传病,女性怀孕前要和丈夫主动做基因筛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蒋宇林提醒,在我们国家,有些遗传病有地域特点,例如地中海贫血,在我国两广、福建和云南等地高发,北方地区发病率却很低,因此祖籍是高发地区的夫妻更应该在怀孕前做此类疾病的基因筛查。

  妊娠期:22周排畸很关键

  12周是出生缺陷疾病筛查的开端。12周做绒毛穿刺,17~20周做羊水穿刺,20周以后做脐血穿刺,可以明确判断宝宝是否有染色体或基因疾病。

  遗传类疾病可以通过无创DNA、穿刺等手段判断,而像先天性心脏病、足内翻等结构异常疾病则要依靠超声检查。而怀孕22周左右的超声检查是必做的项目。因为此时,胎儿的主要脏器如心脏、脊柱等基本发育形成,而且此时超声影像也最容易看清胎儿结构。

  出生后:隐秘疾病莫大意

  随着新生儿呱呱坠地,妈妈会松一口气,认为孕期没检测出异常,并且宝宝状态看上去不错,便万事大吉。然而,有些先天疾病是有“隐秘”性的,产前的超声和DNA筛查无法监测,如先天性耳聋和一部分代谢疾病。蒋宇林指出,有些孩子先天就缺少一些消化酶,意味着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这样的疾病便无法提前检查,只能等出生一段时日后再慢慢发现。

  目前,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医生便会安排听力筛查,检查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耳聋。蒋宇林提到,很多先天性疾病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患病的宝宝也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健康时报资料图片,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李美媛摄

  二维、三维、四维超声如何选?

  有些准妈妈担心二维超声看得不够仔细,认为四维超声更容易看清胎儿的发育状况。蒋宇林指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黑白的二维超声更容易看出胎儿器官的发育情况,三维超声可以逼真地显示胎儿面部表情形态,四维彩超能显示胎儿的实时动态活动图像。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准父母来讲,三维、四维超声是宝宝降世的第一张“高清照片”,而对于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来说,二维超声便已经足够看清胎儿的发育状况。如果没有相关指征,没有必要做三维或四维超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