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9月18日> 总第1540期 > 07 > 新闻内容
心理门诊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8日  查看次数:  

  身体疾病查查心理因素

  心理门诊:我家女儿自从28岁查出患白癜风后便辞掉了工作,不敢见人,后来她经常说头疼、胳膊疼,整日闭门不出,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架。有医生建议女儿去心理门诊做一下咨询,但我并不觉得孩子需要看心理门诊。我该怎么办?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武雅学:尽管大家已经不再把精神疾病简单理解为“疯子傻子”,但依然有不少人将精神疾病理解为是“思想”上出了问题。其实,还有更出乎我们意料的精神疾病表现形式,即部分或完全地表现为身体上的症状。

  为什么很多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的精神疾病呢?这被称为“自知力缺乏”症状,是一种元认知功能的障碍。所谓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检验和修正的心理活动,一旦元认知功能失灵,患者会认定自己的判断,无法修正。

  在这个案例中,阻碍孩子治病的,除了患者本人的自知力缺乏外,还有来自母亲的溺爱与对疾病的回避。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优先说服孩子的母亲,让她认识到孩子的情况已经不能用“懒”来解释了。此外,很多精神疾病,可能纯粹因为紧张和压力过大就会罹患,这和父母的教养、孩子的品性没什么关系。拖延病情只会让情况更严重。

  还有很多躯体疾病,例如这个女儿的白癜风,虽然表现在躯体的异常,但心理因素也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这些躯体疾病也是可以治好的。   三个方法改掉攻击行为

  心理门诊:我儿子长得比较壮,坐在教室里后面,平时调皮又捣蛋,总喜欢惹别人。对于他这个好“攻击他人”的恶习让我无从下手,只会回家狠狠地批评,有时实在不行就会打他,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

  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吴慧英: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如不加以抑制,这种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作为家长,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千万不要纵容,并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帮他改正。

  强化法 在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家长可以给予奖励,也可以口头赞赏,使好的行为以后多次出现,这是正强化;出现不好的攻击性行为时给予惩罚,一旦孩子有改正表现,即撤消惩罚,这是负强化。

  行为塑造法 例如孩子在游戏输掉以后耍赖、打人,家长先引导他做到不耍赖,然后让他做到积极配合、友善对待同伴,每做到一步给他一步的奖励,最后让他实现遵守游戏规则,不对别人攻击。

  代币法 这种方法对幼儿也很有吸引力,简单的例子是,家长可以跟孩子说好,不骂人的话发给一个三角形,不打人的话发给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多少个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孩子就会慢慢改掉坏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