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6月29日> 总第1517期 > 17 > 新闻内容
生酮饮食饿死肿瘤是个案
健康时报驻重庆市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熊志翔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9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驻重庆市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熊志翔

  受访专家:冯长艳,重庆市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治疗。

 

  先讲清一个观点:肿瘤患者不能采用饥饿疗法。有人认为患者不能吃得太好,过度营养会促进肿瘤生长。更极端的想法,通过饥饿可以饿死肿瘤细胞。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20%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采用饥饿的方法不能饿死肿瘤细胞,只能饿死患者本人。

  前世: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管用

  近年来,生酮饮食治疗癌症成为研究热点,这种以高脂、极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蛋白质为特点的膳食模式普遍认为是90%的脂类摄入、8%的蛋白质摄入以及 2% 的糖类摄入。

  生酮饮食食物的选择主要是鱼、肉、蛋、天然油脂、坚果、新鲜蔬菜等,而不吃米、面、玉米、豆类、牛奶、糖及含糖高的水果等。最初,生酮饮食是从观察饥饿能减少癫痫发作而开始的。上世纪,美国医生采用禁食而不禁水的办法治疗癫痫患儿,取得了很高的治疗成功率,较多患者很长时间无癫痫发作。

  今生:抗癌原理是癌细胞不能利用酮体供能

  生酮饮食抗癌的理论依据是:癌细胞的代谢特点是靠葡萄糖滋养生长。正常情况下,碳水化合物经过吸收转化为葡萄糖,如果摄入不足,葡萄糖供给也就不足。这时需要利用酮体供能,但癌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不能利用酮体供能,而正常细胞却可以,这样一来就能“饿死”癌细胞。

  具体操作是:在严格限制葡萄糖摄入的同时,给机体以足够的脂肪,生成酮体作为能量来源。生酮饮食会让人体误以为处于饥饿模式,胰岛素降低、糖原被耗尽,肝脏将脂肪转化成酮体,大脑开始适应酮体,人体的供能模式从葡萄糖向酮体进行转换,类似于汽车的能源由“汽油”向“柴油”进行转换。

  目前:效果还停留在动物实验及极端个案

  既然有了理论依据,自然也就有了研究的动力。不少科学家、医学科研工作者利用这一原理,开始独立使用或与肿瘤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但目前来看,理论依据与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差距。

  据了解,生酮疗法较多集中在动物实验中,临床上以病例报告为主。目前生酮饮食对脑恶性肿瘤、前列腺癌及胃癌有研究证实有效,其他恶性肿瘤研究还未见报道。

  大家都知道,动物实验的成功,直接套用在人体上很大几率是无用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副作用的。从肿瘤代谢的特征上来看,生酮饮食治疗适合于所有的肿瘤患者。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癌症也是一种老年性疾病,除了肿瘤本身,绝大多数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其它疾病,血栓风险高、食欲差、胃肠功能差等往往不能耐受高脂肪的生酮饮食,甚至会加剧恶心、呕吐、无力、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程度;再则网上的食谱大多针对抗癫痫小孩,不适合肿瘤患者饮食比例和热卡摄入。

  此外,相关报道也仅仅只有很少极端的个案。说它极端,是因为基本都集中在脑恶性肿瘤,不具备普遍性。

  如果存在卟啉病、脂肪酸线粒体转运障碍的疾病、以及酮体的合成或利用障碍等代谢方面的问题,是绝对不能用生酮饮食的。

  态度:常规治疗手段别丢,可作为补充性治疗

  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为主,生酮饮食可作为一个补充性治疗。

  酮体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治疗效果,不同肿瘤对生酮饮食的敏感性不同,一般来说脑部恶性肿瘤相对敏感,《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推荐:脑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同时,可考虑尝试代谢调节治疗,给予能量限制性生酮饮食。

  但如果盲目尝试生酮饮食,仅仅在日常中减少主食的摄入,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足往往导致营养素严重不达标,甚至导致体重持续降低、抵抗力下降、生活质量差、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等风险增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