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6月29日> 总第1517期 > 02 > 新闻内容
游戏成瘾是病!
健康时报记者 鲁 洋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9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鲁 洋)玩游戏上瘾,以后也是一种病!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预览版,

  首次把“游戏成瘾”纳入到精神疾病下“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之中。

  这意味着“游戏成瘾”将被列为精神类疾病。

  勿掉以轻心!游戏成瘾不仅是健康问题

  对于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做了十几年的研究和考量,发现游戏成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健康。典型的就是游戏过度上瘾的人脑影像和化学物质如吸烟、毒品等上瘾的人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长期吸烟,忽然不吸烟了,就会觉得身体难受。游戏成瘾人群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甚至有些案例中,会有情绪急躁、攻击他人的报告。

  游戏成瘾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如此,因为游戏成瘾带来的悲剧在国内不断出现:2017年,广东17岁少年连续玩网游40多个小时罹患脑梗;杭州13岁男孩因玩游戏被家长训斥,跳楼自杀;湖南23岁女性被年仅15岁的初三学生残忍杀害,只因后者沉迷于暴力网游,想体验在现实中杀人的快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就在前不久,世界知名调研机构Newzoo发布了《2018年全球游戏市场报告》,中国游戏人群约有5.6亿人,这意味着中国游戏玩家的数量比美国人口总数(3.23亿)还要多。这其中青少年是游戏的主力人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1.91亿。

  游戏成瘾不仅是一个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勿矫枉过正!游戏成瘾有严格标准

  “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备受关注,很多人表示,难道以后玩游戏都是精神病了吗?

  其实这是一种过度解读。世界卫生组织对“游戏成瘾”有明确界定,其症状主要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其中频率、强度、时间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且只有持续至少12个月,或者少于12个月但症状非常严重的,才会被确诊为“游戏成瘾”。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表示,目前国内对于游戏成瘾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过按照世卫组织的意见,可以参考成瘾性疾病诊断,通过游戏对当事人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或工作,以及社会是否造成影响来判断。比如对玩游戏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明知道自己的很多问题是因为玩游戏引起来的,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继续玩游戏;另外是否因为游戏影响了正常生活,有工作不去做,该写的作业不肯写,甚至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都属于“游戏成瘾”的症状。更严重的是,一旦阻止玩游戏,情绪非常激动,可能出现大叫甚至攻击他人的暴力现象。

  勿偏听偏信!游戏成瘾不能靠电击拘禁

  最近几年因为游戏上瘾而接受治疗的案例越来越多,不过宋崇升表示,不建议患者或家属前往不专业的诊所就医,比如此前媒体报道的“残忍的电击治疗网瘾”“非法拘禁戒除网瘾”等,这些都不是正规的治疗方法。

  如果确认患上了“游戏成瘾”,那么患者应该尽快前往专业的精神专科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游戏成瘾属于行为障碍的一种,需要采用综合干预,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心理干预多采用认识行为疗法,比如,限制其游戏时间,建立新的行为习惯,比如运动、娱乐等,或者采用厌恶疗法,比如列举游戏带来的诸多损害,在游戏的时候附加不愉快的刺激,听一些刺耳的噪音。

  预防游戏成瘾,需要家长多方面引导。“游戏成瘾”的孩子往往有一些共性,兴趣爱好不多,除了游戏,找不到其他舒缓压力的方式。

  宋崇升建议,家长应在孩子小的时候,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释放压力的方法。空虚往往会让游戏趁虚而入,学会用积极的生活或学习内容来充实心理,比如培养特长给孩子带来成就感,让孩子保持适宜的锻炼、正常的睡眠、人际交往,有稳定的亲情和健康的友谊,都对游戏有一定屏蔽作用。另外,从小控制孩子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的频率;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好自律的榜样,如果父母一天到晚在麻将桌上或者也沉迷网络,对孩子影响非常不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