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艾 秦
你有没有意识到——在婚姻里,人会越来越像一个情绪的机器:类似的问题,一旦出现分歧,必然引起你相似的情绪,抱怨、焦躁、愤怒。潜移默化中,你就进入了一个抱怨的情绪惯性当中,等到下次你不再想抱怨了,发现自己再也刹不住车。
我跟太太就是这样,我讨厌做家务,她热衷做,她热衷的同时,要求我参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务问题都是我和太太之间的一个大问题。
“做家务就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既然太太愿意做家务,那为什么还非要强迫我做,丈夫妻子分好工各干各的不是更好?
当然,家务事儿,你不干,不意味着它会消失。所以,我的策略是提升自己的容忍度,容忍家里乱,容忍吃得简单。而我的太太很勤劳,喜欢家里井井有条。太太对我面对家务的态度,非常不理解,也很难接受。
于是,我不干,家里的事只能是太太干,太太干累了,难免会抱怨,而我认为是你自己愿意干,干吗要抱怨。为此我们吵过很多次,每次剧本都一样,可就是没有任何结果。
直到有一天,太太突然开始不抱怨了。
她似乎对干家务变得愉悦起来:刷碗,拖地,收拾房子。我看到太太干活,心里其实非常惴惴不安。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窗明几净之后,必有电闪雷鸣。
可是,奇怪的事发生了。太太干完活,没抱怨,没提期望,甚至连严肃的表情都没有。
我以为是太太心情好,没想到,每周一次的大扫除,都是太太一个人欢乐的劳动。劳作之前没有对我的动员,之后也没有对我的劝勉。一切都很祥和,房间干净了,也没了电闪雷鸣。
我想是因为太太跳出来了!她从我俩共同制造的情绪机器中跳出来了。她决定从改变自己的态度开始,让做家务本身不再成为她情绪的爆点,并期待我不同以往的回应。
太太的改变,也让我反思,是不是我对于家务的想法也并非完全对?
家是两个人的,家务也是两个人的,虽然我不在乎家里干净整洁,可是我太太在乎。我是不是只考虑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做是不是也有些自私呢?
不要成为情绪的附属品,跟着情绪进入一次次恶性循环当中。
尽管现在我不是一个“家务达人”,但是每周我开始定期拖拖地,做做饭,刷刷碗。我开始琢磨如何让家里更清洁,如何让家人也能品尝品尝我的手艺,我在家里为他们也做点什么。
从此之后,我们再没有因为家务问题争吵过,彼此埋怨过。一起做家务成了我们很开心的一件事,一起筹划,一起行动,一起让家里更整洁,更温馨。
我们更习惯于用“推”的方法,直接告诉对方你应该如何如何,其实,我们真正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情绪怪圈,让我们改变带动对方改变。改变会引发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不信你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