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总第1486期 > 07 > 新闻内容
远离职场玻璃心
职业规划师 赵晓璃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查看次数:  

  在职场上,有不少初入职场的人被领导批评几句,就受不了,想要离开。职场新人是“玻璃心”的重灾区。

  说到“玻璃心”,其实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一名职场新人出现了“玻璃心”的情况,实则是一个信号,它说明这位职场新人至少存在以下两点认知盲区:专业技能层面,仅仅掌握一点皮毛的书面知识,实践能力较弱;社交技能方面,没有掌握职场人际关系规则,尚未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批评。

  所以,一旦出现“玻璃心”,其实是一种善意提醒,就说明认知存在盲区,需要进行学习及改进。

  作为职场新人,还是应该尽快克服玻璃心,尽快融入职场规则,方能走的更远。

  区分人和事

  作为职场人,必须要学会和不同的领导打交道,如果领导言语过激走人而失去了不错的职业机会,岂不是因小失大吗?这个时候,区分人和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领导批评你,是对你的工作严格要求,还是对你人身攻击?如果在面对批评时能够学会区分人和事,也就不会有太多情绪了。

  有个咨询者阿珍向我诉说领导批评她做的方案一无是处,“像狗屎”一样,的确,这位上司在批评员工时确实言语欠妥,但经了解,这个领导能力很强,做事雷厉风行,可就是有些急性子,在和人的沟通中,很多人都反映这个领导“有点冲”。由此可见,这位领导的批评就不是针对阿珍这个人的,而是针对她做的方案。

  化委屈为力量

  我曾经访谈过一位很厉害的职场经理人,在他做员工那会儿也经常挨骂,后来做部门经理时,有一次把客户数据弄错了,被领导当众指责,毫不留情。这位主管当时被骂的有些发懵,但回去仔细琢磨发现,这件事情还有办法挽回,就鼓起勇气敲开老板的门,老板听完淡淡地回了句“知道了”,就让主管按照他提交的方案予以补救,挽回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这个风波平息后,主管又得到了提升,按照老板的话说,他很欣赏这位主管的抗压能力,懂得化委屈为力量。

  与其空有自尊,不如提升价值

  一个人倘若想要有所发展,就要学会化解委屈和压力,渐渐成长为敢于挑大梁的中流砥柱。想想看,如果一个人事情也做不好,只是空有自尊,在职场中又有什么用呢?即便你的领导不说你,你的客户也不会放过你。能够抗住委屈、化解情绪,不正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重要表现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