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边吃不好,回家多吃点好的。”“就吃那么点,再吃点吧!”这个春节,这是我在饭桌上听到最多的话,周围朋友也深有同感。
为什么老人这么爱劝小辈多吃饭?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老一辈们小时候穷,吃饭常常吃不饱,因此到亲戚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出于礼貌,也会尽量少吃。如果桌子上有鱼,主人不示意动筷子,客人是不吃的。
主人也担心客人吃不饱,饭桌上一个劲地劝你多吃一点。客人的碗里还剩下少量饭时,主人忙去抢客人的碗继续盛满。虽然后来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这种心理仍然还是保存了下来。可是,这种劝饭方式似乎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生活了。
现在大多数人都饿不着,一直劝的话,会导致被劝者很尴尬,吃吧吃不下,不吃吧又不好意思一次次拒绝。如不好意思拒绝,一直吃,吃得太撑,给肠胃增加不少负担,身体也不舒服。
所以,不如改一改劝饭的方法,比如口头说过两次后,若客人依然婉拒,就不必坚持再亲自给他们添饭、添菜。以轻松、随意的方式来劝饭,既不增添宾客的肠胃负担,又省了主人劝说、动手的功夫。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徐琳琳提示,还有一些场景,比如遇到朋友心情不好,就会说“我们去吃点好的吧”,也是劝饭的一种。其实不应该在对方生气的时候劝饭。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饭前不可生气,生气就坚决不吃饭”。人在生气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损伤肝脏。所以,尽量避免在生气的时候吃饭,发怒之后马上吃饭,或边生气边吃饭,可能伤害肠胃,对身体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