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2月23日> 总第1477期 > 19 > 新闻内容
老人的这些症状要当回事
健康时报记者 杨 月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3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杨 月

  睡不好也是一种失眠“很多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年轻时相比差异不大,可是总觉得睡了跟没睡一样。”北京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卫华认为这类老人可能是患上了失眠症。

  并不是所有失眠都要采取医学处理,可以先看看是不是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失眠,之后再考虑进行临床医学处理。

  首先,先问问自己对睡眠质或量是否满意,包括入睡困难、半夜总醒、睡眠不能恢复精力;其次,确认自己是否在充分睡眠机会和良好睡眠环境依旧失眠。

  还有最后一个就是检查自己在白天是不是有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症状之一,比如注意力或记忆力损害,社会、职业功能受损、学业变差,情绪紊乱或易激惹,工作或驾驶中容易出错或发生事故,关注或担心睡眠等症状。

  发生晕厥可大可小 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晕厥,咳嗽力度过大、穿着高领毛衣突然间转头、疼痛剧烈等都有可能导致脑部缺血造成人体短暂性意识丧失。

  “对老人而言,晕厥带来的危害更大,比如晕厥造成摔倒骨折,老人骨折以后长期失能容易引发反复肺部感染,且诊断花费高。”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科主任易忠教授提示。

  有的晕厥会反复发生,患者晕厥两到三次之后易发生猝死,完全没有前期症状,说倒就倒。晕厥可分为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前两种是良性晕厥,心源性晕厥有致命性威胁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

  性格变淡漠警惕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临床中有记忆障碍、失语、视空间机能损害等常见症状,但如果老人性格越来越淡漠也有可能是患病。”中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丹涛解释,常见“把胳膊往裤子上穿”、“管老伴叫儿子”等症状,但人格精神的变化也不能忽视。

  根据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修订的2011年新版《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断指南》显示,具备人格或行为举止改变,包括主动性丧失、淡漠、社会退缩、对先前从事活动失去兴趣等症状可以诊断为痴呆。

  “但是认为只要出现记忆力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就怀疑自己患病也是不科学的。”彭丹涛说明,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会有记忆力下降、认知下降类似情况,但只有导致日常生活受损的下降才是诊断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