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2月23日> 总第1477期 > 19 > 新闻内容
医患和谐要把“人”放首位
健康时报记者 张 爽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3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张 爽

  活动背景: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指导,健康时报社主办“2017和谐医患亮点推荐及宣传展示活动交流总结大会”在广州举行。

 

  医院,要技术和人文

  两个轮子跑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人文医院建设顾问马小驹介绍说:“当我们经历了技术至上、规模崇拜之后,社会呼吁更多的人文关怀,医学盼归文化价值。”纵观世界一流医院,无一不是在用人文与科技两个轮子同时驱动医疗服务和医院的发展。

  全世界最顶级的梅奥诊所,大家众所周知的是它先进的医疗技术,此外,凡是到过梅奥看过病的患者都会有个感受,这是个有温度、有人文情怀的医院。比如梅奥把地铁口直接修在了医院大厅,多处摆放钢琴供任何人弹奏,在医院的各个大楼之间都有连廊或者地下通道为患者遮风避雨。整个医院环境都能让患者更加放松,作为世界级医院,他们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华西协合大学的开创者之一启尔德曾经说过,“医学就是直接将爱体现在病人的身上。”如果一家医院只有技术,没有关爱,这不是一家合格的医院。而医患和谐之道根本在于“人文关怀”。

  医生,

  也要学点传播学

  现在做医生确实不容易,不仅要医术好、科研精,还得要会说话。而沟通的能力确实是很多医生的短板。中国医师协会2014年调研数据显示:医患矛盾中59.8%是语言暴力,而2008年数据显示:90%的医患纠纷都跟沟通不当有关。

  医生和患者沟通技巧,说简单了就是面对面的说话,说复杂了可以形成一门学科。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开设一门专门的课程,叫“医学传播学”。这门学科不只是教医生如何更好地“说话”,同时也开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科普宣教,还有一个实践平台——义工幸福银行。

  患者有病痛,有些确实治疗有困难,但是让他们感觉到“有人管、有人爱,有人关心”,身体的病痛通过心理的安慰也能得到缓解。

  打通医患关系,

  做好“三个满意”

  医患关系是一个很微妙的人际关系,医护人员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对于这个关系的好坏影响甚大。医患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三个满意”,看门诊的满意,住院的满意,医院职工要满意。

  当下,在各大医院的门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看病“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而医生问诊时间短)。除了排队,国家卫计委移动互联网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有些医务人员的 “十问九不应”也让患者很不满意。

  现在各家医院全面开展信息化诊疗,让患者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北京三甲医院光挂号就有微信、114、客户端等多种预约挂号机制。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设置了“一抹绿”,蒲公英门诊志愿服务覆盖全天候,导医台、采血处、自助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为老弱等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导医帮助。

  第二个满意度在病房。住院病友聊天,吐槽最多的就是医院的伙食,“先不说营养的问题,医院的饭菜实在是不好吃。”患者住院期间,除了治疗,饭菜是他们最直观的体验,也是对于患者营养物质保证的基础。医院饭菜好坏也体现着一个医院的用心程度。贵州省人民医院开展了临床营养治疗,在2017年全国满意度调查中,住院患者对饭菜质量的满意度全国排名第一。四菜一汤是标配,蔬菜、豆腐、鸡蛋、肉类,颜色搭配也有讲究。

  最后一个满意度在医院内部员工。医务人员对工作满意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治病服务。谁也不愿意带着一肚子气工作,而且负能量是会传染的。试想若是医生护士之间有问题、上下级之间有隔阂,患者又怎么能看到面带微笑的医务人员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