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参加婚宴,才上了冷盘,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伸手就抓龙虾吃,母亲连忙用筷子敲敲他的手背,瞪了他一眼,他回头看看,又伸出手去,母亲喝止了他,并当众数落起来。他噘着嘴,红着脸,对着母亲嚷起来,赌气往外走。同桌的人连忙打圆场,把孩子重新拉到桌前,一厅的客人都望着,那位母亲也很尴尬。
其实,美食当前,孩子想吃无可厚非,大动肝火,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甚至可能走向期望的反面。
俗语说:关门教子。教育孩子应选择在私人的空间里。这样,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呵护他的自尊。胡适的母亲当年就是这样做的。一天,胡适说了一句轻薄的话。等到夜深人静,她才罚胡适跪下,重重地责罚,还不许上床睡觉。母亲这样的教育,胡适十分感激——“是母亲给了自己做人的训练”。因为没有外界干扰,教育才能发酵,并对孩子产生最大化的影响。
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一般性的错误,我们通常可以等到孩子回家再解决,孩子的心灵向来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我们当着众人的面教训孩子,他们往往会觉得很受伤,不是放声大哭,就是撒泼耍赖,往往弄得你没办法收场;但如果是对他人的不敬,就必须要在当场解决,让他懂得做人必须要遵守社会规则,学会尊重他人。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是非判断能力。当家长把道理说透,并明确表达出理解、接纳或反对的时候,孩子尽管当时不能接受,但是当他们消化了不良情绪、冷静下来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做一个乖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