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22日> 总第1468期 > 19 > 新闻内容
离希望最近的地方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  查看次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朋林 ——有人说,ICU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但更准确而言,ICU是一个给危急重症患者以生的希望的地方。ICU所收治的是那些因病情恶化已危及生命安全、或者所经历临床治疗中(或手术期间)存在危及生命安全风险的危重患者,在过去没有ICU的时代,这里患者死亡率非常高,但随着近年来重症医学治疗理论、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原本存在高死亡风险的患者有了转危为安的机会。据国内外权威研究报告结果,对于有死亡风险但存在病情逆转可能性的高危患者,收进ICU比仍停留在普通病房治疗死亡率明显降低!因此,ICU离生的希望最近。”

  活动背景:近日,由中国病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309医院协办的首届中国危重病医学研究论坛举行。  

       ICU,收治病人最全的病房

  如果你能留心医院的标示牌,你可能会发现,医院不仅有ICU,还有SICU、MICU、EICU等病房。其实,“在没有重症医学科之前,心内、急诊、外科等病房已经建立起了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一些涉及本科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但50年的发展,重症医学科已有明确的收治病人对象。因主要收治对象的原发病不同,就从名称上加以区分。”马主任介绍。

  不管是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设备的患者,还是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都是ICU的收治对象,具体主要包括: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虫蛇咬伤者;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者;急性心肌梗塞者;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需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者等,几乎涵盖了能想到的所有情况。

  ICU,技术发展最快的学科

  ICU包罗万象的包容性,也让其的监护水平、配套设备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虽然我国的ICU起步较晚,但是近20年来,为保证患者生命的高质量存活,ICU一直在飞速发展。”马朋林介绍,“ICU不仅有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比如相继推出的轻便新型呼吸机,还有不断提高的医生诊治技术,比如心脏复苏除颤、体内心脏起搏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马朋林说,“我们常说医生的使命是‘Rightcare,rightnow’,即在最恰当的时期,给予最恰当的治疗。”不断更新的技术能确保治疗更圆满的完成。“而ICU医生也是专科医生的后盾,从呼吸机、便携式血氧仪、麻醉机到心电图机,ICU可以做到预防患者出现危急情况。”因此,从救治与预防来看,ICU更应该是距离生的希望更近的地方。”

  ICU,还应建立“后门诊”

  ICU后门诊(Post-ICUClinic),是一种为ICU后幸存者提供专业帮助的专门单位,可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

  马朋林解释,转出ICU后的患者多会日常生活能力减弱。为此英国率先开展ICU后门诊,此后很多国家开设了ICU后门诊,超过一半的ICU后门诊由医师顾问+护士主导。

  与普通门诊相比,ICU后门诊的服务对象大多是有3天及以上有ICU治疗经历的患者,一般从入院持续到出院后3个月,患者定期回门诊接受相应的评估。ICU后门诊更多的是筛查患者心理与生理功能障碍,降低患者再次转入ICU的风险。

  “但至今没有一种公认的ICU后门诊运作模式,ICU后门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完善。”马朋林介绍,“对于我们国内来说,大部分医院还停留在简单的ICU后满意度随访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