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为什么我总是表达不出自己的感受呢?不管是对朋友、还是父母,我连基本的难过都表达不出来。我这是怎么了?我应该怎么改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思远:不会表达感受,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感受未曾允许被表达。
还记得有天下午,我听到对门邻居家里有孩子哇哇大哭,伴随着哭声,还有大人的吼骂:“再哭,我还打你,你听见没有?”结果,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妈妈真的又打了孩子。
你小时候有没有类似这个被打的小孩的经历?自己被父母打骂,父母还不允许你哭,只要你一哭,就打得更厉害,一直打到你不哭为止,慢慢的,你就习惯了被打的时候一声不哭了。后来,长大了,这个习惯也就成为了你人生的一部分,你会很少表达自己的负面感受,不是不能,而是根本就不会表达。
而且,你的这种不会表达,被你压抑的那些感受,不仅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病症,还可能会演变成你和外界的冲突,轻则特别容易愤怒,重则会形成破坏型人格,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等。
既然后果如此严重,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改变被压抑的生活状态呢?
你最需要学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上周有个咨询者来访,面对他的问题,我告诉他要从尊重自己的感受开始改变,他惊诧地反问我:“什么是自己的感受呢?”当他说出这句话后,我很心疼他,因为十几年的压抑让他体察不到自己的感受了。
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当你感到愤怒、难过、委屈的时候,你不再压抑它,而是让它释放出来;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不用再背负他人的期待,委屈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想也不愿去做的事情;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当你尝试去说“我很难过”时,你不会为此体会到与之相伴的羞耻感,要知道,说出自己的悲伤和难过,表达自己坚定和拒绝,这没有什么好羞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