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08日> 总第1464期 > 07 > 新闻内容
改掉孩子的孔雀心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兰欣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8日  查看次数:  

  攀比、炫耀、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不健康”行为,家长常常不知所措,要解决孩子的“孔雀心态”,家长可以用这3个锦囊正确应对、引导孩子走上“正途”。

  不必忌讳谈钱,引导孩子发现物质外的闪光点。追求物质并不是件坏事,家长不必忌讳和孩子谈钱,孩子向往更好的事物也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提出超出家庭情况的物质攀比,家长切忌粗暴拒绝,这会让孩子产生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询问他为什么想要这种东西,同时分析家里的情况,拟定一个计划,希望在他的参与下和父母一起来实现目标。如果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出现“嫌贫爱富”的情况,那么家长则要教孩子在金钱之外,从多方面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比如道德、能力等。

  应该赏识适度,别把夸赞当“口头禅”。小孩年龄越小越难客观评价自己,往往通过被别人的夸赞中找到存在感。当孩子被夸奖惯了,虚荣心就会膨胀无度,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出现偏差。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赞美孩子应该赏识适度,别把夸赞当“口头禅”,表扬一定要务实、恰如其分,不能过度,也应该少当着孩子的面给他评功摆好,因为这会无形中助长孩子逞强的毛病。

  应转移焦点,别对失败“就事论事”。孩子受挫折、受委屈后,攻击性会变强,作为家长、老师切忌不能“就事论事”。如果家长也只重视结果,成年人给孩子的反馈会让他遭受更大的打击。这时候要帮助孩子转移关注焦点,寻找达到结果的过程中他做得还不错的地方。其实,家长、老师不是只重结果,孩子的这种“害怕失败”的情绪就会极大缓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