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21日> 总第1459期 > 08 > 新闻内容
湿热泻刮痧 寒湿泻艾灸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郭喜军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1日  查看次数: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郭喜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泻”“春伤于风,夏生飧泻”,指出风、寒、湿、热均可致泻,因此同样是泄泻,寒湿与湿热有着本质的区别,治疗方式也大相径庭。
针对湿热泻,临床上通常采用刮痧的方法,使湿热之邪尽除,施治部位多为膀胱经背俞穴,因其面积较大,操作方便。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需要配备一个刮痧板和刮痧油,选用刮痧板的粗边,涂上刮痧油,五指紧握,手心顶住刮痧板,沿着脊椎旁开1.5~3寸的位置从上至下缓慢刮拭,用力一定要均匀,切不可为了迅速出痧而乱了顺序,刮拭15~20次后改刮肩胛部位,沿着肩胛缝的方向从上向下刮拭即可。
刮痧完成后注意保暖,切勿着水受寒,并饮用温水200毫升,待痧消退后方可洗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拔罐的时间不可太长,15分钟即可,如若因操作时间太长出现皮肤溃烂,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
针对寒湿内盛之泄泻或腹痛,可用隔姜灸的方式,选穴为神阙、天枢、中脘、大横、关元、气海等腹部穴位,远端配合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穴,在穴位上覆盖约1厘米厚的姜片(姜片上扎满小洞,这样导热性更好),每穴灸15~20分钟即可,该方法不仅对寒湿内盛之泄泻效果显著,对于寒邪侵犯引起的腹痛、胃脘痛、痹症等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