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心理科 陆小兵
作者简介:
陆小兵,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教学病区主任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偏头痛及睡眠障碍等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指的是抑郁症状“隐藏”起来,常常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不易被人发现的抑郁症,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这样称呼,并不是说得病者故意把抑郁症状隐藏起来,而是病人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因为隐匿性抑郁症在许多慢性疼痛及总觉得身体有病,却查不出什么疾病的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因此,出现慢性疼痛或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时(长期的、持续的心情抑郁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不适感,如体力下降、无原因的疲乏、没有精神、懒得干活、一活动就累,全身不舒服、腰酸、关节酸痛、头痛、头沉、迷迷糊糊、发紧、发胀感、胸闷、气短、呼吸不通畅、心慌、心跳加快、食欲下降、不思饮食、饮食不香、恶心、反复呕吐、腹胀、便秘、失眠、或总想睡、又睡不实、入睡困难、早醒等等)要想到可能是患了隐匿性抑郁症。
临床上,当带有这些抑郁症状的病人到内科或神经科门诊进行各项检查时,连综合医院的医生也常会忽略这些抑郁症,而不能确诊,所以被叫做隐匿性抑郁症。一旦被确诊,患者应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多数病人会在治疗几周后逐渐好转,如睡眠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恢复等等。只有当病情好转,病人才会相信自己得了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至今仍无明确结论。可能是多因素的,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等都有关系。
隐匿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突出的特点是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掩盖了抑郁情绪。具体表现为常有疑病症状,患者多否认自己有某种器质性疾病,反复进行多种检查,绝大多数无异常发现,个别患者心电图可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症状可以突然而来,也可以长期存在,患者常主诉多,内容变化多,描述不清;内脏或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最多见,情绪低落;过分自责或无价值感;可察觉的焦虑或行动迟缓;死亡或自杀的念头反复出现;体重或者食欲明显改变;持续犹豫不决或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疲劳或丧失精力;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减退。如果你有了这10种症状中的四项以上,而且持续两周几乎每天都存在时,你就得立即到专业精神科咨询了,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对病情的康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