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急诊办公室副主任 朱鑫璞
在“中风预防门诊”,经常会有一些“头晕”的就诊者,原先又是输液、又是吃药,但眩晕症状依然不见好转。但在我们眼里,这其实仅仅就是一个典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而已,经过一番手法复位,眩晕症状迅速好转。
看着病人念叨着“太神奇了”而离去,开心之余,觉得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确需要科普一下,免得更多的人们花费太多不必要的医药费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俗称“耳石症”,是由从椭圆囊斑脱离的耳石(碳酸钙小晶体)进入半规管所引起的外周前庭功能紊乱。
特征性表现:在头部位置改变时会出现短暂的视物旋转、眩晕、站立不稳,伴有恶心呕吐,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头部保持安静不动后症状会好转。
这样的症状往往令人感到害怕甚至恐惧,到一些医院检查后往往会被随便诊断为“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往往在经历打针、吃药、输液等辛苦的治疗后,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但是,在有经验的神经专科或耳鼻喉专科医生那里,通过精准的评估和鉴别诊断,可以轻易判断,并通过“手法耳石复位”,不用花一分钱打针吃药,眩晕症状即可在10分钟内奇迹般地好转!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引起眩晕的因素不止耳石症,患者一定需要在神经专科或耳鼻喉专科医生的全面评估、科学鉴别诊断后,在排除其他一些重要疾病(例如小脑出血或肿瘤、高血压脑病、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引起眩晕的因素之后,再由专科医生实施这样的手法复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