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4月21日> 总第1402期 > 07 > 新闻内容
焦虑的你需要对自己好点
心理学博士生 Helen Yan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1日  查看次数:  

  已经无数次有来访者告诉我他很焦虑。

  焦虑到凌晨三点还在修改第二天演讲的PPT;焦虑到精心策划了两年的项目从没实施过一步;焦虑到他必须花费半年时间分析完所有品牌的所有价位的所有型号的手机,才满怀忐忑地买下性价比最高的那一部,然后马上又后悔……

  我总结起来,几乎所有焦虑都出自一个根源,那就是——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

  尽管大多数抱怨自己焦虑的人看起来痛苦、自怜,甚至自恨,但我想说,其实你是太猖狂啊!因为你想一步登天,因为你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个完美的神,然而戏剧性的是,如此地追求完美竟变成了一件最不完美的事。

  社会心理学家ShalomH.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一种人倾向于穷尽所有可能,只为从中挑选出唯一最好的选择,他将这类人命名为“最佳选择者”;而另一种人只是找到差不多好的那个选择,他们叫做“知足者”。

  最佳选择者要花较长时间去选择,且做出来的选择看起来要比那些知足常乐者很快做出的选择要好得多。然而悲催的是,他们反而会对自己的选择不甚满意。

  更悲催的是,总体而言,与知足者相比,最佳选择者过得更不幸福,心态更悲观、自卑,生活满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责。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这种消极影响如此严重,以至于完美主义已被作为抑郁症状的一部分,并成为造成抑郁自杀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所有这些发现无不戳中完美主义者的痛点。他们急需要做的,是改变对出错这件事的态度。

  当你还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宝宝时,你是多么肆无忌惮地出错呀!摔过多少“狗吃屎”,说过多少“狗屁不通”的话,你焦虑了吗?没有,反而是开开心心、咿咿呀呀的,很快就都学会了。

  曾几何时,你竟然开始对出错感到如此厌恶。故事大概得追溯到你的童年,那时候你才上小学一年级,你拿着考了98分的试卷跑回家,递给爸爸,可爸爸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指着分数质问道,那两分是怎么丢的?从那个时候起,噩梦就开始了。

  现在是时候改变态度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Dweck提出发展性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区别,并在实验中证明了前者的重要性。

  她的研究发现,仅仅是分别表扬学生“聪明”(固定性思维)和“努力”(发展性思维)就可以让本来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产生差异。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成绩下降了20%,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成绩提升了30%。因为,那些“聪明”的孩子学到的是把出错灾难化,而那些“努力”的孩子学到的则是要从错误中进步。

  记得我刚读积极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教授介绍给我一项研究,关于领导者如何帮助员工从错误中学习,我当时觉得这一点也不“积极心理学”,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错误”的话题。迫于学术成果的压力,我勉强接下这个活。可是后来,它却变成了我研究生期间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我的研究发现,具有积极领导力风格的领导者更善于帮助员工树立对错误的积极态度,而这其中的机制很可能就是他们培养了员工的发展性思维,而不是固定性思维。这项研究不仅成功发表,而且为我赢得了学生研究奖。

  最为重要的是,在一遍遍深挖这个话题的过程中,我自己彻底改变了对于出错的态度,也从深度的焦虑中走了出来。

  此刻,如果你正在焦头烂额地准备一场绝不能失败的演讲,或者在永无止境地拖延实施一项已策划了两年的项目,又或是还在纠结抓狂最好的那款手机会不会是下一款……

  我建议你先停下来,做一个深呼吸,放下对自己严苛的评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