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4月14日> 总第1400期 > 20 > 新闻内容
买脑力智宝的老人真不少!
健康时报记者 张 赫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4日  查看次数:  

  4月7日健康时报刊登《脑力智宝是保健还是治病?》一文后第一天,就接到了6个反馈电话,6个电话都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打来的。这6位高龄老人说,他们在销售人员的热情推销下,一共购买了10万余元的脑力智宝产品。

  正规保健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是有的到了销售人员手里,往往“变了味”,变成了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神药”。

  来自深圳的王女士,今年82岁。她说自己在2016年购买2万元脑力智宝,当时销售人员说可以治很多慢性病,但服用后病症没有丝毫改善。

  北京海淀的罗女士,85岁,2016年7月在公益活动上听“专家”说此产品能够治疗脑血栓,就一次性购买了4万元,服用一周后,脸上开始起红疙瘩。罗女士赶紧联系了收款人,协商退换还没吃完的39000元产品。“当时收了20000元退款,收款人带走了一半脑力智宝,说剩下的19000元产品下个月再退给我,但我再打电话,就打不通了。”罗女士说这件事至今无果。

  同样在北京居住的84岁老人黄女士,2016年11月也参加了相似的公益活动,为了给老伴“治疗”老年痴呆,一次性购买了1万元脑力智宝。“现在儿子把我的工资卡都‘没收’了,买菜和生活用品都用女儿给办理的超市卡。”

  即便这么多的消费者都在给予不良反馈,脑力智宝的售卖活动还在热烈地进行着。《脑力智宝是保健还是治病?》报道刊发前不久,“李晓华关爱父母公益活动”在北京市开展了脑力智宝售卖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的杨女士说,2017年1月,首科大厦举办了关于脑力智宝的视频讲解、专家讲座活动,“场面很大,我当场买了6700块的产品”,但杨女士在服用产品前看到了我们的报道,“不是治病的,就不敢乱吃了”。杨女士说,她身边还有两个老同学,也都购买了脑力智宝,都是从去年开始的,并且分别连续购买了两次。

  “从前的社会不是这样的,没有这么多这样的事儿,现在的社会是怎么了……”杨女士在喃喃自语中挂断了电话。对于脑力智宝,健康时报将持续关注。如果您遇到相关或者类似的健康消费问题,请及时给我们打电话,010-6536972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