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沈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皮肤病、内分泌紊乱,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周二下午 糖尿病足很常见,而糖尿病手很多人没有听说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沈英介绍说,糖尿病手跟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是相同的。
糖手跟糖足发病原理是一样的,也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血管病变造成的。出现这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手部会失去感觉,严重者甚至会截肢。不过糖手并不多见,北京长庚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曹沉香表示,临床上有十名糖足患者,都不一定有一名糖手患者。
糖手为何少见?沈英表示,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的微循环比较差,而脚部离心脏的距离比起手部要远得多,就造成了脚部供血比手部要困难,因此更容易病变。在生理方面,手部的灵活度要比足部好而且运动量也比足部大,从而使手部的血管不容易堵塞,神经系统更加敏感。
另外,手部暴露在视线中,一旦出现伤口,糖友会及时发现。而脚是身体的承重部位,每天都会受到挤压、摩擦,容易造成脚部的“茧子”增多,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破损,因此脚部容易形成糖尿病足。
沈英提示大家,在生活中,糖友要每天检查鞋子以及袜子,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以防足部损伤。糖友的足部感觉会逐渐减退,有些咯伤可能感受不到,因此每天检查脚部是否有伤口非常重要。在运动时要注意下肢的活动,如慢跑、走步、练习甩腿、踮脚尖等,多按摩下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对脚部多按摩也是防治糖足的有效方法,”沈英强调道,“泡脚就是一个好方法”。糖友泡脚时要注意水温,可以采取慢慢添加热水的方法,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时间太长容易诱发心梗),一般15~30分钟为宜。糖友在泡脚的时候也不要闲着,多按摩自己的腿部和足部,没有伤口的情况下可以加入红花、艾叶、当归等促进血液循环的中草药。
“想要从根本上预防糖足、糖手,最重要的还是控糖。”沈英告诉记者,一旦发现手脚胀疼、颜色呈紫暗色、摸不到大动脉、没有知觉不知道冷暖疼痛等,有可能就是提示糖友出现了糖足糖手的征兆,糖友要及时就医。
高危糖足有症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刘宇:糖尿病足通常预后欠佳,轻者截趾,重者截肢。因此,尽早发现糖足发病迹象,积极预防很重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成志锋说,糖足发生前,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就已显现,即高危足阶段,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友可从三方面自查:首先是有足溃疡史的患者。其次是有感觉异常的糖友,他们会感觉足部麻木、痛觉减退、间歇性跛行、足部发凉等,这些都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症状。最后是可见异常的患者,他们的足部皮肤菲薄、发亮、无汗、干燥、脱屑甚至皲裂,骨间肌肉萎缩等,可以触摸检查到糖尿病足前期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