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其实源于沟通不畅,比如教育问题、恋爱问题,又或者事业受阻等。
因为我们远比我们以为的要敏感,喜欢把话藏在心里面,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讲,而是等个机会把话讲完。
孩子的理想容易藏起来我当义教的时候,曾有一个学生叫晓宇,当时还在念初二。他妈妈跟我介绍时说他很内向,但后来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子的。
原来,以前在学校,晓宇非常活泼,老师提问总会第一时间回答,但是由于答案准确率不高,老师觉得晓宇是在捣乱,总是批评他,回到家里爸妈又很严厉,久而久之,晓宇就成为了大家眼里内向腼腆的男孩。
有一次和晓宇聊天,我问他将来长大后想做什么,他眼神空洞地看着我,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上,其实是不敢回答。
我是在一次检查作业中意外发现了晓宇的秘密的。他描绘了大量高达模型夹在书里面,相似程度达到90%,在我看来画得相当不错了,但是他从来不敢说。
每次当晓宇想和爸妈表明自己喜欢画画时,爸妈都没有听晓宇把话说完,就判定画画会影响晓宇的学业,直接下否决权。晓宇只能偷偷画。
我请来晓宇的爸妈谈了一次心,告诉他们我观察到的结果,我和他们一样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除此之外,我建议他们能多听听晓宇的心里话,听他把话讲完,尽可能支持他做喜欢做的事情,要知道很多人很喜欢画画,却没有这个天赋。
这件事已过去了数年,我也远离了当初所在的城市,最近我在QQ上收到晓宇给我的信息,说他念完了高中,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在学绘画相关的专业,感觉很棒。
情侣们常常只说后半句情侣拍拖,难免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如果做一个录音分析,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争吵吵到最后不是小事本身,而是因为沟通不到位。
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能听对方把话讲完。
小凯在一家外企做技术开发,他的女朋友小敏则在一家私企当文员,两人异地,前段时间国庆放假,他们原本计划一起出国旅游,结果差点因为吵了一架而没去成。
当时小敏说想去日本旅游,要赶在1号前出发,否则人很多,旅行团的价格会很贵,不划算。而小凯则想着在1号前把项目完全搞定,并且自己几个月没有回家了,想先见见爸妈,3号之后再和小敏一起去旅游,这样刚好也能避过高峰期,大不了就向公司请几天年假嘛。
小敏听小凯说想调后两天,立马就不开心了,觉得小两口这么难得有一个国庆长假可以旅游放松一下,一下子就没了两天,明明可以旅游完再回家嘛,为什么非得占用两个人的时间,还放了狠话要取消行程。
小凯想平衡好工作、家庭和对象。小敏则希望自己能得到男朋友的重视。他们在沟通当中,都只讲了后半句话,没有将前半句讲出来。这里指的前半句是我们内心对待事情的预设。而他们往往倾听对方的时候,也只听到了表面的意思,找不到背后的含义。
让对方把话讲完,确保我们能理解对方对待事情背后的预设,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创业路上要耐心捋一捋在我跟很多朋友讲自己想创业的想法时,朋友们对于我创业的想法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还有质疑的。
我很庆幸,有那么几个朋友,他们不会那么快地给你下结论,或者给建议。而是根据你的思路,一条条把细节理清楚,哪里不清楚的再挖掘一下,哪里不合理的再询问一下,了解了你整套思路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个过程让我很受用,我每次和这样的朋友聊天,都能聊上半天,关键是很多原来推进不了的项目,聊完后都直接可以进入下一步执行的状态了。
我觉得这样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愿意听人把话讲完。
我自己团队成员的背景也是各不相同,在每次跟团队成员进行沟通的时候,我愿意向那些听我说完话的朋友们学习,学会聆听大家的想法,争取做一个善于沟通的人。
作者:Kyle 微信公众号:Kyle(kylehello)简书签约作者,豆瓣时间管理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