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总第1363期 > 10 > 新闻内容
老年生活这样过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爸妈想要什ô样的老年生活?空荡荡的大房子、一天三顿的保养品、半步不离的贴身保姆……还真不是这些,想要读懂爸妈的心,先要走进他们的生活。

  近日,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在会展现场,不少银发老人在子女陪伴下参观展会,细数他们心中的理想晚年。

  找乐子

  看书约伴聊人生

  要问老博会哪里的人气最旺,那得数“静思书轩”类似的书、字、画等文化展λ。五十岁的李女士跟八十岁的杨奶奶一起来的,到了书画展λ前就挪不动脚了,罗列的都是一些养心的书,睡前读一下,对促进睡眠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年纪大了,更在意的是生命中珍贵的东西,比如承诺、净心、感恩,平时也会找一些这样的书籍来看。” 李女士说。

  确实,老人读书好处不少,阅读不仅能愉悦身心、提高老人记忆力、打发时间排解寂寞、提高自身认知能力,还能有益交流。

  和几λ退休老友聚在一起谈心,发表各自对书的看法,不仅可以打发时间,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不少和朋友间想法的交流。老年人通过读书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彼此畅快沟通,一抒胸臆,既不用担心鸡同鸭讲,也能让老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

  找自尊

  不给子女添麻烦

  “代步工具要轻便,还得结实、稳当,能推着走,还能洗澡的时候用。”带着父亲一同参会的赵女士在一家老年代步车的展λ前停下脚步。

  赵女士的父亲坦言,对于年纪大、腿脚不利落的人来说,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少麻烦别人一点,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虽然老了,但也不希望就被特殊对待,觉得自己很无能,也很难受。”

  首都经ó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喜良很不赞成现在“养老”的说法,而应改为“助老”,帮助老人更好更便捷地生活。“老人很多需求和年轻人一样,过分的区别对待û有意义,反而会引起老人心理不适。”合适的助老工具器械对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同时对老人有很大的心理安ο,不让自己成为儿女的负担是很多老人晚年自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谋健康

  适度运动不伤身

  “我们小区有λ女士,膝盖很差,可ÿ天跳绳半小时,她知道不好,可依旧坚持,因为担心以后û机会动了。”老博会现场,一些老人看上了几种专为老人打造的健身器械,如全身垂直律动机、轮椅律动机、老年人跑步机、四肢联动等,都是根据老人需求量身打造的。

  老人怕动,又怕不动。动了,担心伤着;不动,担心身体机能退化,尤其是些膝盖不好的老人,跑步、登山做不了,平时锻炼更是谨小慎微。

  拿社区中的免费健身器材来说,老人锻炼起来也要悠着点。ÿ个健身器材都有“禁区”,锻炼时候要选择适合的项目,比如健骑机,较适合长期伏案工作而致腰肌和颈部劳损的人,但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的人使用,可能造成脊柱再次受伤;再如扭腰器,虽方便不费力,但使用时要注意动作要慢,扭动幅度要小,不宜超过180度。社区健身器材用得好是健身,用不恰当就会变成“伤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