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1月01日> 总第1357期 > 07 > 新闻内容
精神不健康根儿在哪儿?
健康时报记者 步 雯 实习记者 郑新颖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1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步 雯  实习记者  郑新颖

  国人的精神健康综合指数不及格!

  近日,在北京安定医院,由经济学人智库发起的《亚太地区精神卫生综合评价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精神疾病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健康问题,而中国精神健康综合指数仅为45.5,未及格!且在亚太15个国家中排名第9。为什么我们会不及格?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马弘给出了专业的解读。

  医生,每10万人才1.7名  
中国每10万人中才有1.7名精神科医生,这样比例严重失衡的数字,竟已是较为不错的成绩。而医生质量也成一大严重问题,报告显示,中国14%的注册精神专科医生没有接受过规范化专科训练,29%的人也只是有三年的大专教育证书。

  精神科医生紧缺的背后是职业的特殊性与收入水平反差强烈的现实,马弘表示,精神科医生人数的缺失一直是“瓶颈”问题,我国设立精神卫生系的大学较少,人才来源和累积量均少,导致人员数的绝对不足。同时,精神科医生的不可替代性导致人员培养耗时困难,很多医生不得不一人多职。

  面对如今的现状,马弘表示,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加人员的进入,医学院应恢复或加入精神卫生系,加强专科规范化培训的力度。当然,精神障碍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疗,除了医护人员外,还需要社区多部门多功能的全方位服务团队的支持,希望目前已开展试点工作的40个城市能够分享经验来加快整个中国的精神卫生建设。

  患者,病耻感影响治疗和康复  
尽管这几十年中国对精神疾病有了很大的重视,但仍存在着巨大的治疗缺口。截至2016年9月30日,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1亿,其中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520万,其中有440万自愿接受管理,平均服药率(一年中吃过药)为60%,规律服药率仅有44.62%。

  而随意中断治疗极易引起复发,精神疾病平均复发时常为6个月,约有1/3的患者在离开医院6个月时有复发,约41%的患者在离开医院12个月后会复发 。马弘介绍,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心极为脆弱,病耻感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治疗和康复,正如社会开发研究中心创始人暨国家基础需求主管Tam Nguyen在报告中所说,有精神疾病症状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治疗,因为他们认为医院是“疯子”才会去的地方。而要改变这一状况,是需要社会、家人一起努力,改变对这一类疾病的认识,生病了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康复,融入社区是回归生活的起点  
精神病患者康复才是回归社会的重头,可截至2014年底,社区服务机构虽已覆盖了中国87%的行政区,但仍有2/3的县未被覆盖。马弘介绍,精神疾病的治疗,应打破医院的壁垒,将治疗扩展到社区,才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康复为目标的有效方法。

  如果社区都不接受精神疾病患者,那这些经过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他们融入社区的努力甚至无法起步,马弘强调。因此应力争推行每个县市区都建立规范的精神卫生机构,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全程服务防治网络,将精神病人重新嵌入社会关系网络的监护和关怀当中。同时,马弘表示,从公共卫生的大角度来说,为了提高中国人的精神健康综合指数,未来我们将更着眼于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