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内分泌高血压、肥胖症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健康时报记者 张 爽)至少有1/3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相关抑郁障碍,而抑郁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陶红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介绍说。
糖尿病为什么比其他慢性病更容易造成患者抑郁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管理自己的治疗方案,需要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这些治疗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所做、所想和所感,与日常生活更紧密。
终身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频繁的血糖监测,糖友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甚至觉得自己被这病“讹上了”,一辈子都得这么麻烦的生活。家属看到患者满是针眼的肚皮,手指尖一个个小针眼,心情也会跟着糟。
从饮食、运动到监测血糖,坚持一天两天容易但是长久下来很可能心境低落、食欲变差、莫名悲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抑郁状态。陶主任介绍,在医院病房常会见到有住院的糖友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糖尿病患者人群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
当人处在紧张、激动、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一旦形成抑郁症,糖尿病的治疗也会变得复杂。
陶主任建议,非常有必要将抑郁等精神心理卫生问题纳入糖尿病整体防治体系的一部分,在日常的诊疗中管管患者们的心里事。
得了糖尿病,千万别不当事也别太当事儿。
一方面要积极治疗,另一方面就是保持好心情,要相信坚持良好的自我管理及规律药物治疗之后,糖尿病是可以得到长期良好控制的,血糖可以稳定、并发症可以延缓。
过度的紧张和压力更带来消极的想法和身体上的不适,让情绪更加沮丧。
糖友可学习一些放松的技巧来缓解压力,如呼吸训练、肌肉放松、打太极拳、做瑜珈或冥想、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或运动。通过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和擅长的事情,如打球、唱歌、旅行、看电影、与朋友畅谈、聚会,使自己的心情渐渐好起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糖友,发现自己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精力疲乏,以致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时,如果自我调节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