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八九月份,市场上就可以看到无花果了,长得有点像包子,又被称为“结在树上的糖包子”,翠绿的外表着实讨人喜欢,咬下去绵软细腻,口感很清新。
无花果又名奶浆果,也并非不开花,只是因为花藏在果实里,很难被人发现,故名无花果。在盛产无花果的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称呼它为“结在树上的糖包子”,特殊的“包子皮”里包着不少营养成分,其富含苹果酸、柠檬酸、蛋白酶、脂肪酶类和膳食纤维,钾含量也很高。酸类物质含量丰富,常食用无花果可以健脾消食,让孩子爱吃饭。同时,里面的脂肪酶等酶类有一定的降血脂、清血管的作用。
鲜无花果的种类很多,有我们最常见的绿皮,也有红皮的,虽然果皮颜色不同,但其可食用部分的营养并没有很大差别,可别以为绿皮的就没有红皮的甜,其实尝过了你就会发现其实绿皮的并不输红皮的。
有些人吃无花果很纠结,外皮这么薄,到底该剥掉多少外皮呢?由于无花果内部的肉是软的,不宜像削土豆一样削皮,用手剥即可。从果柄的位置扭开,慢慢将皮撕开,然后露出白色的果肉。一口咬下去,先是白色的果肉,然后就可以尝到红色的果肉部分,水分较足,先酸后甜。里面的种子也很有特色,比火龙果中的种子脆一些,嚼起来更有趣,这样吃,口感很有层次感。当然,也可以直接把无花果捏开,直接啃里边的果肉吃,更方便。
鲜无花果的食用日期一般也就一个月左右,买多了的鲜无花果,将其洗净,放在干燥通风处阴干后制成干品,也就是我们常能买到的无花果干,比鲜无花果更甜,可用来煮粥、煲汤、做馅。